试卷C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各专业期末考试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互相帮助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A效率优先
B公平优先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两个大局”
3.在下列少数民族中,()使用四种文字。
A傣族
B蒙古族
C鄂伦春族
D壮族
4.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伊始,就很重视民族问题,早在党的()上,就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民族纲领。
A三大
B一大
C四大
D二大
5.人口比例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一个()
A法定条件
B参考因素
C民族条件
D人口条件
6.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性质是指()
A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B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
C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D自治权所反映的赖以生存的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
7.由于市场机制的引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资金扶持机制上实施()的一次重大调整。
A无偿扶持B有偿扶持
C无偿和有偿相结合D低息贷款、减免税收
8.《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主要是()责任。
A违宪B刑事C民事D行政
9.我国西北地区是由羌、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民开发的,统称为()
A狄B蛮C夷D戎
10.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总问题中处于()。
A从属地位
B支配地位
C平等地位
D重要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各民族之间有()差别,没有()区分。
A人口多少
B地域大小
C社会发展程度
D优劣
E贵贱
2.民族风俗习惯虽各具特色,但仍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统性
D地域性
E变异性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自治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国家设立()专用资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民族地方发展的特殊需要。
A民族地区特殊开支补助费B边疆基本建设专项投资和事业补助费
C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基金D社会福利基金会救助基金
5.在文学方面,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是()
A《格萨尔》
B《江格尔》
C《阿诗玛》
D《玛纳斯》
E《泣红亭》

三、判断题(错的请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主要是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2.由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通用汉语,因此,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少于民族数量。
3.一般地讲,申请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50℅以上。
4.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从事边境贸易活动,可以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
5.在选举人大代表时,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达不到产生一名代表的人数,就两个少数民族合并计算产生一名。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及其含义。
2.为什么我们必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3.党中央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4.简述国家对发展民族地方的教育事业有哪些规定?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2、举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