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D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各专业期末考试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建国初期,大约有()多个民族()多万人口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
A1060
B1070
C20100
D2060
2.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南岛语系
3.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是()
A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B是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C是以民族地区的政治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D是以民族地区的文化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是()
A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B有利于处理民族关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C参酌历史情况
D人数的多与少
5.由《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明确规定的自治权,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这是指自治权的()
A主体B内容C客体D形式
6.从2000年起,国家在增加对民族地区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同时,还将民族地区每年增值税()由中央转移支付给民族地区使用。
A80%B附加税的80%C增量的80%D40%
7.我国监督《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的专门机关是()
A全国人大的民族委员会和政府机构中的民族事务委员会
B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
C国务院和各级审计部门
D全国检察机关各级民政部门
8.1999年统计,少数民族地区水利资源蕴藏量为4.46亿千瓦,占全国水力资源蕴藏量的()
A50%B55%C66%D75%
9.在阶级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社会问题
B阶级问题
C人民内部矛盾
D政治问题
10.在对民族的看法上,以所谓“优”、“劣”来区分民族的是()
A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B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
C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D共产主义民族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有()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E宁夏回族自治区
2.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中()
A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
B既有内在的原因,又有外来的原因
C既有政治上的基础,又有经济上的条件
D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E有趋从于国外政治压力的原因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可以概括为以下()个方面
A政治方面的自治权
B经济建设方面的自治权
C财税、金融方面的自治权
D文化教育方面的自治权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存在()倾向。
A“一刀切”B不适当夸大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C忽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D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5.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关系是()
A民族问题等同于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
B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革命和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
C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任务由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决定的
D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民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E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判断题(错的请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西部大开发所说的“西部”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位于我国西部的地区。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限制了杂居的民族享受自治权利。
3.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不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4.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法》,则由有关机关进行制裁。
5.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简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3.简述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和的区别。
4、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过程中关系如何?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有效政策和措施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谈谈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认识。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