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直接提交即可,无需任何更改

林先生的购车动机
林先生是广州某大报负责股票版的编辑。1998年,在私家车还不是很普遍的时候,林先生就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有车族。一般人都认为私家车是一种奢侈性消费,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并且拥有较丰裕的存款时,才有可能成为私家车主。
通常的看法是,用于奢侈性消费的开支应不超过个人现金资产的1/3。但当时年仅25岁的林先生实际每年收入仅5万元左右,工作5—6年后的储蓄也不过7—8万元,即便一辆16万元左右的中档车,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林先生买车前半年,在一次同事聚会后,林先生搭乘同事胡先生的顺风车。胡是当时报社买车第一人。尽管胡的收入并不比林先生高多少,但胡先生已有10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且胡先生属门路活络之辈,灰色收入不在小数。林先生对胡的壮举颇为羡慕,但考虑到与胡先生在收入上差距较大,他也只能望车兴叹。
但是,这次与私人汽车的亲密接触深深拨动了林先生的心弦。一路上,胡先生向林先生展示自己坐驾的音响系统,这使得平素喜欢音乐的林先生十分羡慕。在此后的日子里,购买私家车的想法开始在林先生的心中萌生,而且日渐强烈。
3个月后,报社忽然一下子多出好几个有车族,他们清一色是刚参加工作不过5年,年龄不超过25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着这个年轻人群的共同特征:收入不高,积蓄甚少,但超前消费意识强烈。林先生打听了一下,这几个与他年龄、资历相仿的年轻人都是倾囊而出,并且都是向家里借贷部分资金。

 

同伴的超前消费意识和先起来的生活方式让林先生受到震撼。他原来打算在5年后实现其心中梦想,但这批伙伴们的示范作用很大。他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已有8万元左右存款,每个月的收入虽不高,但应付生活还是有余,父母是退休知识分子,手上有20来万元的存款,向他们借贷”10万应该没有问题。这两笔加起来,正好可以支付当时(1998年)一辆中档车的车款和其他税费款。虽不容易,但他最终说服了父母借钱给他买车。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