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各组成部分及社会系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指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指的是( )。
A.社会变迁B.社会问题C.社会控制D.社会现代化
2.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是( )。
A.社会进步B.社会革命C.社会进化D.社会倒退
3.在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生产力D.生产关系
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因素是( )。
A.劳动工具B.劳动手段C.劳动能力D.科学技术
5.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具体条件甚至社会制度也不同,但是现代化道路经历同样的过程,这种理论观点是( )。
A.社会趋同论B.依附理论C.多元现代理论D.均衡发展理论
6.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和边陲构成,核心国剥削边陲国,这种理论观点是( )。
A.社会趋同论B.依附理论C.多元现代理论D.均衡发展理论
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这种理论观点是( )。
A.传统发展战略B.基本需求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跨越式发展战略
8.2012 年,联合国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大会,旨在制定一套适合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国情、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会的地点是( )。
A.美国B.英国C.中国D.巴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包括( )。
A.生产方式的变化B.科学技术进步C.人口的变动D.战争E.环境的变化
2.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
A.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B.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C.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D.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E.人的体质、心理的全面发展
3.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经济现代化B.政治民主化C.组织管理现代化D.城市化E.生活方式和人的现代化
4.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包括( )。
A.依附理论B.趋同理论C.社会均衡理论D.后工业社会理论E.多元现代化理论
5.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包括( )。
A.传统发展战略B.基本需求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跨越式发展战略E.先城市后农村战略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可持续的经济发展B.可持续的政治发展C.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D.可持续的社会发展E.可持续的人口发展
7.我国农村发展与现代化的特点有( )。
A.发展缓慢B.无理论指导C.发展进程不平衡D.困难重重E.发展不协调
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轨道,主要表现为( )。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E.党委指导
9.我国农村发展与现代化的迫切任务是( )。
A.经济多样化发展B.政治民主化发展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城乡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建设E.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发展
三、基本概念
1.社会变迁
2.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3.社会发展
4.基本需求战略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
1.社会变迁的动因有哪些?
2.简述社会发展的含义。
3.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内容。
4.简述依附理论的内容。
5.简述多元现代化理论的内容。
6.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7.中国农村发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8.中国农村发展的迫切任务是什么?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