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__。 
2、陈四是汪曾褀小说《故里三陈》中回忆的故乡人,这篇小说大量的笔墨在写__的情景,对人物的描写非常少。 
3、《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__。 
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故里三陈》显示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底蕴,作者自己称“__即人物”。
5、__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6、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 
7、《春之声》的题目源自火车上录音机里的德语歌曲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个标题蕴含了80年代初人们对  __  的特定指认方式。 
8、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的故事。 
9、《棋王》主人公一生中有两个追求,即__和下棋。 
10、“他的头发这几天象发了疯一样的长,已经有两寸长,头发根根竖起,像刺猬的硬毛”,这里描写的人物出自小说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正红旗下》中,“虽是武职,四品顶戴的佐领,却不大爱谈怎么带兵与打仗”的人物是____。 
A.大姐的公公 B.大姐夫 C.“我”的二舅 D.“我”的大舅 
2、《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这个人是____。 
A.大舅 B.大哥 C.大姐夫 D.二哥福海 
3、《正红旗下》中,大姐夫跟大姐讨论:“福海二哥真有先见之明,我看咱们也得想个法”。后来大姐夫____。 
A.学徒 B.参与变法 C.加入白莲教 D.当鸽贩子 
4、《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____。 
A.雨衣比伞价格貴 
B.怕雨衣滴水湿了鞋 
C.穿雨衣不便观景 
D.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 
5、施蜇存被某些研究者列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____的重要成员。 
A.新感觉派 B.新月派 C.海派 D.鸳鸯蝴蝶派 
6、《梅雨之夕》中,“我”遇到的那避雨的姑娘说她自己是___。 
A.苏州人,姓刘 B.上海人,姓刘 C.“我”的初恋情人 D.“我”的大学同学 
7、《梅雨之夕》中写雨中少女的美丽表现在____。
A.容颜底姣好,肢体底停匀。 
B.风仪的温雅,谈吐的不俗。 
C.容颜底姣好,风仪的温雅,肢体底停匀,谈吐底不俗。 
D.五官秀气,皮肤雪白,风度高雅,大家闺秀。 
8、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____。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 
B.《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 
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   
D.《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 
9、《倾城之恋》成书于____。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10、都属于张爱玲的作品的一项是____。 
A.《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 
B.《金锁记》、《倾城之恋》、《蛾》 
C.《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结婚十年》 
D.《金锁记》、《倾城之恋》、《歧途佳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春之声》中,作者安排了两条主线,分别是__。 
A.  法兰克福 B.西北高原 C.德国汉堡 D.北京的胡同 
2、与《纪实与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有__。 
A.《与往事干杯》 B.《私人生活》 C.《爸爸爸》 D.《一个人的战争》 
3、关于《纪实与虚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B.是王安忆90年代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 
C.它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与反省。 
D.小说将写实与象征、纪实与虚构、经验与理性融于一体,呈现了古典主义的创作倾向。 4、下列作品属于铁凝创作的小说有__。 
A.《孕妇和牛》 B.《玫瑰门》 C.《玉卿嫂》 D.《恋爱的季节》 
5、关于《透明的红萝卜》,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 
A.它是反映中国特殊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部作品。
B.黑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 
C.小说共分为六个章节。 
D.它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艺术上追求一种超现实的诗化色彩。 
四、分析赏析题(共10分)
“„„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茅盾《子夜》 
指出说这段话的人物,简析这段话的含义。 
五、论述题(共15分)
《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