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2
试题 1
次团体有积极的一面,如可以增加小组的吸引力和成员的亲密感。
试题 2
次团体会降低与其他组员的互动,有时还会导致竞争与对立,因此,小组中不应产生次团体。
试题 3
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初期的目标是建立小组中的认同感和彼此的信任关系。
试题 4
福特.艾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
试题 5
一般来说,契约可以在小组筹备阶段和组员面谈时确定,契约由工作者决定,无需组员赞同。
试题 6
团体成员间的冲突具有破坏性,使团体达到目标的效率低下,对团体发展毫无价值。
试题 7
契约可以以口头协议的方式,也可以形成书面文字形式,具体用何种形式应视情况而定。
试题 8
一个团体是否成熟,不是看它是否有冲突,而是看它具备解决冲突的能力。
试题 9
工作者成立一个小组的想法,一般是在小组的第一次聚会之前就产生了。
试题 10
事实上,一个小组要能够生存,就应该尽量保证同质性。
试题 11
小组规模一般应依据小组目标来确定,小组越小,沟通品质与沟通质量越高,越利于小组目标的完成。
试题 12
一般而言,随着小组成员年龄的增大,社会经历的丰富,社会关系、对问题的敏感度会减少。
试题 13
在小组中期,工作分工是形成次团体的主要原因。
试题 14
基督教青年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号召知识青年自愿为地方进行服务的机构。
试题 15
次团体的形成会破坏整个小组的沟通,社会工作者应该阻止次团体的形成。
试题 16
次团体在提高和降低小组互动方面都起到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恰当处理次团体的作用。
试题 17
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团体对个体的约束力过小,成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降低,从而影响成员参与群体活动的动力,甚至会使成员偏离群体。
试题 18
凝聚力是成员之间或成员与团体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它源于成员就团体目标和行为达成的一致。
试题 19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功能是协调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个人的行为产生合力的适应。
试题 20
最早的团体社会工作始于欧洲的教会活动。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