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是形成皮肤、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基础。
内胚层
中胚层
里胚层
外胚层
2、所谓遗传,就是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 )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
亲代的特点
遗传物质
核糖核苷酸
碱基对
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个性
气质
能力
性质
4、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出生后一年
出生起
出生后两年
5、一般认为,婴儿从(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出生 1 个月
出生 2 个月
出生 3 个月
出生 4 个月
6、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7、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无意识记忆
再认记忆
重复记忆
有意记忆
8、人类从受精卵到胚胎到胎儿直到出生瞬间成为新生儿,需经历( )个阶段。
2
3
4
5
9、以下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够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了( )。
涂鸦期
象征期
定形期
本能直觉期
10、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 )。
胆汁质
抑郁质
粘液质
多血汁
1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 )提出的。
维果茨基
华生
布卢姆
班杜拉
12、格赛尔与他的同事们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环境
生物学结构
他人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
13、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 )中进行思维。
直觉
感觉
感知
动作
14、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
0-8、9 岁
0-3岁
0-6岁
0-13、14 岁
15、 印刻效应不仅存在于里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
高等动物
哺乳动物
卵生动物
低等动物
二、多选题 (共10题,共40分)
1、学前儿童的发生与发展,对一个人最终形成成熟后的个性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认知
情感
心理
社会化
2、强化有( )之分。
连续强化
间歇强化
固定强化
偶然强化
3、按照时间上的取向,我们可以把研究分为( )。
斜向研究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动态研究
4、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之中的过程就是儿童性别化的过程()。
思维
直觉
行为
自我知觉
5、以下哪些发射属于无条件反射( )。
捉握反射
惊跳反射
食物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6、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 )。
好动
好奇好问
好模仿
好冲动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
概括的
直接的
间接的
集中的
8、在本能直觉期,婴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更多的是对美术作品中的( )等要素的知觉。
内容
形式
方法
颜色
9、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实证研究法
观察法
理论研究法
调查法
10、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会受( )的影响。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三、判断题 (共15题,共30分)
1、安全依恋的儿童能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
A:对B:错
2、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A:对B:错
3、3-4岁儿童的音高辨别能力比5-6岁的儿童要强。
A:对B:错
4、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A:对B:错
5、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A:对B:错
6、纵向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使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测量个体变化的速率。
A:对B:错
7、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这是发展的阶段性,每一个发展阶段表现出质的特征。
A:对B:错
8、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A:对B:错
9、延迟模仿不是指直接模仿眼前的事物,而是指在原型消失后进行的模仿。
A:对B:错
10、积极强化是指作为强化物的刺激出现次数增加后,行为发生的次数会相应减少。
A:对B:错
11、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成熟。
A:对B:错
12、教育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A:对B:错
13、许多先天缺陷都是由于遗传决定的。
A:对B:错
1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这两大任务是相互独立的。
A:对B:错
15、用横向法研究时,研究者在组织样组时可以随意控制。
A:对B:错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