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作业三
一、正误判断题(A或者B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在答案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每题1分,共20题)

41.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 )。()
A.停止运行
B.停止使用
C.拆除与闲置
D.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42.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 )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A. 经营
B. 生产
C. 建设
D. 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43.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A.排污费可以
B.排污费专项
C.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
D.排污费全部
44.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 暂缓审批其排放污染物的
B. 暂缓审批其排放重点污染物的
C. 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D. 停止审批其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45.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 )。()
A. 排放污染物
B. 生产经营
C. 超标排放污染物
D. 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
46.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A. 生产、销售
B. 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
C. 生产、销售、使用
D. 生产、转移、使用
47.(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B.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有关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48. ( )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
A. 生产、销售、使用
B. 生产、运输、销售、使用
C. 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D.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
49.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 )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A. 生产和经营
B. 建设和管理
C. 选址和建设
D. 选址、建设和管理
50.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A. 生活污水处理
B. 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
C. 废弃物处理
D. 污水和垃圾处理
51.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A.统筹
B.协调
C.规划
D.组织
52.国家鼓励投保( )保险。()
A. 环境赔赏
B. 污染责任
C. 环境污染责任
D. 环境污染赔赏
53.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 )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A.依法公开
B.主动公开
C.全部公开
D.依申请公开
54.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A.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5.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达标排放情况
B.超标排放情况
C.行政处罚情况
D.污染减排情况
56.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 );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A.及时公开
B.主动公开
C.公开简本
D.全文公开
57.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 ( )举报。()
A. 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B. 其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 其上级机关
D. 其上级监察机关
58.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 )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
A. 一年
B. 二年
C. 五年
D. 四年
59.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
A.部门规范性文件
B.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60.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
A.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