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
社区是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试题 2
社区问题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上的表现,需要靠政府出面来应对解决。
试题 3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情感性、扩散性、特殊性、先赋性、集体性、稳定性。
试题 4
单位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试题 5
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输入种种现代化因素,包括经济模式、社会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科学技术等。
试题 6
中国城市基层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
试题 7
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试题 8
统治的主体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治理的主体是私人机构。
试题 9
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它有三种形式:无规则、文化冲突、崩溃。
试题 10
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
试题 11
德国社会学家(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试题 12
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试题 13
(           )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学者法林
试题 14
(          )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
A美国学者法林
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试题 15
1989年,(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试题 16
全球化首先是指(           )。
A政治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C军事全球化
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
试题 17
学者(           )在《新的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一文中,对学界的不同说法进行了梳理,提出有关“治理”的六种不同用法。
A詹姆斯•N•罗西瑙
B格里•斯托克
C罗伯特•罗茨
D卡洛林•安德鲁
试题 18
造成社区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病态论
B社会解组论
C价值冲突论
D子弹论
试题 19
俞可平提出的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不包括(           )。
A合法性
B透明性
C廉洁
D人权
试题 20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
试题 21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           )。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
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试题 22
2000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B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
C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D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试题 23
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           )。
A地理社区
B身份利益社区
C个人网络社区
D行政社区
试题 24
根据人们之间的联系强度进行的社区分类,有(      )。
A面对面的社区
B标准社区
C具有共同感的邻里社区
D扩大的社区
试题 25
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           )。
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
D文化系统
试题 26
一般来说,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几个因素的配合,它们是(           )。
A社区居民的参与与组织
B主要靠市场机制的渗透
C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D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试题 27
“治理” 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           )。
A行为主体不同
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C管理的范围不同
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试题 28
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           )。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试题 29
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条件是(           )。
A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B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C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D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
试题 30
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           )。
A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C治理即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