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1
试题1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汉族
C.壮族
D.回族
试题2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是彩蛋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大聚居
D.大杂居,大聚居
试题3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彩蛋
A.汉朝
B.秦朝
C.元、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
试题4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彩蛋
A.0741
B.0641
C.0841
D.0814
试题5
第一次完整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恩格斯
D.马克思
试题6
民族与氏族、部落的界限在于彩蛋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分
C.以种族特征区
D.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
试题7
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
A.国家消亡——阶级消亡——民族消亡
B.民族消亡——阶级消亡——国家消亡
C.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阶级消亡
D.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试题8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B.各民族和谐发展原则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互相帮助
试题9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赋予了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提出了()
A.民族互助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
试题10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彩蛋
A.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C.民族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D.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试题11
在西方,“民族”最早见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荷马史诗()这部著作。
A.《奥德赛》
B.《伊里亚特》
C.《格萨尔》
D.《玛纳斯》
试题12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赋予了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提出了彩蛋
A.民族互相帮助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
D.民族平等
试题13
解决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彩蛋
A.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C.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D.国家援助
试题14
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彩蛋
A.阿尔泰语系
B.南岛语系
C.印欧语系
D.汉藏语系
试题15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民族数量。
A.等于
B.略少于
C.少于
D.多于
试题16
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A.奴隶社会
B.原始社会
C.原始社会崩溃末期至阶级社会确立初期
D.封建社会
试题17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A.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A.对()
A.优等民族主义
B.民族互相主义
C.地方民族主义
D.民族至上主义
试题18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古岩画宝库”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结晶。
A.云岗石窟
B.龙门石窟
C.阴山岩画
D.敦煌壁画
试题19
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总问题中处于()。
A.重要地位
B.支配地位
C.平等地位
D.从属地位
试题20
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人口密度为()
A.每平方公里136人
B.每平方公里98人
C.每平方公里118人
D.每平方公里108人
试题21
中华民族的含义是()
A.泛指中原地区各民族
B.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
C.只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不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
D.主要指汉族
E.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试题2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是()
A.物产众多,资源丰富
B.朴实善良、勤劳勇敢
C.多数位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
D.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E.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试题23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三者的关系是()
A.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B.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C.三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E.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试题24
所以说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因为()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B.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C.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E.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试题25
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彩蛋
A.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B.具有共同的地域
C.具有共同的血缘
D.具有共同的语言
E.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试题26
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一,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二。
A.对
B.错
试题27
资产阶级所讲的“民族团结”实质上是所有民族的团结。
A.对
B.错
试题28
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
A.对
B.错
试题29
民族团结是一种和睦相处、患难与共、携手联合、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它主要指各民族内部的团结。
A.对
B.错
试题30
民族消亡是指一个民族逐渐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社会现象。
A.对
B.错
试题31
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
A.对
B.错
试题32
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主要是反A.对地方民族主义。
A.对
B.错
试题33
不仅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从本质上讲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也是一致的。
A.对
B.错
试题34
2000年同199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
A.对
B.错
试题35
中外民族发展发明,政治因素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A.对
B.错
形考任务2
试题1
解决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彩蛋
A.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C.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D.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试题2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帮扶
B.政策
C.教育
D.资金
试题3
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中,应当优先重点发展()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民族教育
D.初等教育
试题4
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A.汉藏语系
B.南岛语系
C.印欧语系
D.阿尔泰语系
试题5
在蒙古族中传播较广的宗教是彩蛋
A.伊斯兰教
B.藏传佛教
C.小乘佛教
D.天主教
试题6
政府依法管理的是彩蛋
A.B.宗教事务
C.宗教信仰
D.宗教教义
试题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A.民族自决
B.民族自治
C.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D.区域自治
试题8
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是()
A.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B.是以民族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C.是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D.是以民族地区的政治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试题9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A.1949/10/01
B.1949/5/01
C.1948/5/01
D.1947/5/01
试题10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效力和地位()
A.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等同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高于宪法
试题11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思想的在民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可持续发展
试题12
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D.《共同纲领》
试题13
《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主要是()责任。
A.刑事
B.民事
C.违宪
D.行政
试题14
我国长期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适宜实行()
A.联邦制
B.区域自治
C.民族自决
D.民族区域自治
试题15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
A.多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B.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C.两个以上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D.一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试题16
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只能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行使自治权的()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试题1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区域自治
C.民族自治
D.联邦制
试题18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政策
B.制度
C.教育
D.资金
试题19
政府依法管理的是()
A.宗教事务
B.宗教传播
C.宗教教义
D.宗教信仰
试题20
()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A.小乘佛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试题21
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有()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试题22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彩蛋
A.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巩固国防的需要
B.它是实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它是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根本
D.它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E.它为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经验
试题23
建国以来,国家A.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帮助的主要形式有彩蛋
A.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B.经济上的直接扶持
C.组织内地省市A.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
D.实行优惠政策
E.开展边境地区贸易
试题24
民族语言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在于彩蛋
A.民族语言文字是衡量民族先进与否的标志
B.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C.民族语言文字A.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D.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E.共同的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同民族的形成、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试题25
民族风俗习惯虽各具特色,但仍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A.传统性
B.民族性
C.变异性
D.群众性
E.地域性
试题26
西部大开发所说的“西部”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位于我国西部的地区。
A.对
B.错
试题27
民族教育指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所开展的教育。
A.对
B.错
试题2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操同一语言的人们不一定是一个民族。
A.对
B.错
试题29
由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通用汉语,因此,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少于民族数量。
A.对
B.错
试题30
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含义就是指,公民有信仰这种宗教或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选择权。
A.对
B.错
试题3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质上就是民族独立自治。
A.对
B.错
试题32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特殊法律。
A.对
B.错
试题33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时期。
A.对
B.错
试题34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多于民族数量。
A.对
B.错
试题3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限制了杂居的民族享受自治权利。
A.对
B.错
形考任务3
试题1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B.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D.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试题2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彩蛋
A.互不干预关系
B.平行并列关系
C.审判监督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试题3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检察院受()
A.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
B.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双重领导
C.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
D.同级人民法院领导
试题4
衡量民族区域自治程度高低的尺度是()
A.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的大
B.民族自治地方人口的多少
C.发展速度的快慢
D.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多少
试题5
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是彩蛋
A.民族自治地方法院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
试题6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的()
A.军队
B.公安部队
C.武警部队
D.交通警察
试题7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是指()
A.上级国家机关A.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审查和批准
B.上级国家机关A.对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命和考核
C.上级国家机关A.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支持和帮助
D.上级国家机关A.对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进行干预
试题8
国家采取措施,A.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
A.一定的惩罚措施
B.一定的表彰奖励
C.一定的利益补偿
D.一定的特殊政策
试题9
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A.超支给予补助
B.减少上缴定额
C.专项扶贫
D.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试题10
《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1984/5/31
B.1947/5/01
C.1984/10/01
D.2001/2/28
试题11
《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又新建了一批()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行政特区
试题12
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两大主体是()
A.中央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
试题13
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违法行为的主要责任是()
A.法律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试题14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区别于一般地方政权机关的主要标志在于(A)
A.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行使政治经济自治权利
B.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行使宗教自治权利
C.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行使文化教育自治权利
D.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行使各项自治权利
试题15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自治权
A.大于
B.等于或小于
C.小于
D.等于
试题16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效力和地位彩蛋
A.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等同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等同于宪法
D.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试题17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受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
B.受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
C.受同级人民法院的领导
D.受上级人民法院的领导
试题18
自治权是国家依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权利,它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获得特许的某些权益。它反映的是()的关系
A.国家与地方
B.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
C.国家与特别行政区
D.国家内部
试题19
上级国家机关A.对民族自治地方应有的职责任何情形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都要承担()。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B.错误行为
D.法律责任
试题20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A.自治地方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B.国家的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家的一级政府
D.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试题21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按行政地位划分,有()
A.自治区
B.民族村
C.自治州
D.自治县(旗)
E.民族乡
试题22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是彩蛋
A.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B.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C.参酌当地宗教信仰情况
D.参酌当地历史情况
E.有利于处理当地民族关系
试题2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彩蛋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党委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检察院
E.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试题24
《民族区域自治法》A.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特别规定有()
A.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B.应当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
C.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
D.A.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E.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
试题25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一种()
A.国家主权
B.相A.对的自治权
C.民族主权
D.绝A.对的自治权
E.特定的自治权
试题26
在民族自治地方内,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比其他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享有更多的权利。
A.对
B.错
试题27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和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对
B.错
试题28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不行使自治审判权和自治检察权。
A.对
B.错
试题29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等同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A.对
B.错
试题30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具有权利和权力两重属性,也就是说它既是权利,又是权力。
A.对
B.错
试题31
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设立地方政策性银行。
A.对
B.错
试题32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是以国家机关作为行为主体的法定义务。上级国家机关任何情形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都不仅是一种失职,更是一种违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违宪行为,因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对
B.错
试题3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上级国家机关A.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扶持和帮助,已不再是传统的单纯救济,而是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并用,变“输血”为强化“造血”功能。
A.对
B.错
试题34
《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了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及制裁制度。
A.对
B.错
试题35
目前,我国监督《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的专门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对
B.错
综合考核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