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F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各专业期末考试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A民族自治
B区域自治
C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D联邦制
2.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A35B40C45D50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权,它既不是民族主权,更不是国家主权,这反映了自治权的()。
A统一性B局限性C整体性D民族性
4.()是《民族区域自治法》正确处理中央和民族地区的利益关系一条可行准则。
A投资立项、开发建设B长期实行贷款优惠正策
C实行财政转移支付D实施利益补偿制度
5.目前全国民族地区已建立小学()所,中学()所,高等学校()所;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以上。
A103239、11653、106、65%B103139、11563、105、70%
C132349、12563、104、68%D123356、11333、103、65%
6.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青海省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7.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
A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B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阶级消亡
C民族消亡——阶级消亡——国家消亡
D阶级消亡——民族消亡——国家消亡
8.在单一民族的国家和(),从本质上讲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A联邦制国家
B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多民族的资本主义国家
9.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政策
B资金
C教育
D制度
10.政府依法管理的是()
A宗教信仰
B宗教教义
C宗教传播
D宗教事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A是党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
B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
D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E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2.自治权的广泛性包括()
A行使自治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法令规定的自治权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
C行使自治权的客体非常广泛
D法令规定的自治权的形式非常广泛
3.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和争议,主要涉及有:()。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的
B自治机关之间或自治机关与其他机关的
C民族自治地方之间
D民族自治地方与非民族自治地方之间
4.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消亡的标志是()
A民族心理素质的消失
B全人类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
C民族语言差别的消失
D全人类共同语言的形成
E全人类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
5、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来实现经济增长。
A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B技术进步
C提高劳动者素质
D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
E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
三、判断题(错的请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质上就是民族独立自治。
2.自治机关自治权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反映着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自治的程度。
3.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产生的有关违宪与否的争议,则不在民族委员会受理范围之内。
4.民族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太大的关系。
5.中外民族发展发明,政治因素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三者的辩证关系。
2.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哪些特点?
4.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性质?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简述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必须实施的发展战略。
2.联系实际谈谈上级国家机关在履行对民族自治地方指导和帮助职责时应遵循那些原则?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