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少年团体工作中任务中心模式是由( )首先提出的。
A. 卓普 B. 卡文 C. 赛瑞 D. 科塞
2. 对抗性人格形成的原因有:
A. 认同危机期的反应 B. 好奇心的驱使 C. 思想品质成熟 D. 家庭环境的影响
3. 对于学习抑郁症的疏导常用哪几种方法?
A. 心理社会治疗法 B. 人本主义疗法 C. 认知行为治疗法 D. 家庭治疗法
4. 哪些不是攻击性危机产生的社会因素?
A. 家人的影响 B. 大众传媒的影响 C. 社会环节的影响 D. 社会风气的影响
5. 对依赖性人格的两种辅导方法是
A. 行为训练法 B. 诡控制技术 C. 自信训练 D. 习惯纠正法
6. 青少年攻击性危机的特点有哪些?
A. 观念反应 B. 道德价值反应 C. 行为反应 D. 情感反应
7. 人的精神发展与追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催化剂。
A. 对 B. 错
8. 当代中国的青少年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青少年观相互冲突、融合, 向多极发展,包容性增强。
A. 对 B. 错
9. 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后,被有关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A. 对 B. 错
10. 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要遵循的社会工作价值原则有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
A. 对 B. 错
11. 中观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连接着宏观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微观青少年社会工作答案
A. 对 B. 错
12. 青少年的快乐常常以一种爆发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A. 对 B. 错
13.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是一个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对主体反作用的过程。
A. 对 B. 错
14. 专业社会工作要求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可能需要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
A. 对 B. 错
15. 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超越于其他任何一个群体的。
A. 对 B. 错
16. 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青少年社会性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关键因素。
A. 对 B. 错
17. 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 ,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动荡不安。( )
A. 不确定性 B. 不平衡性 C. 风险性 D. 突变性
18. ( )把整个社会分为四个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作为系统的有机体。
A. 默顿 B. 科塞 C. 齐美尔 D. 帕森斯
19. 《物种起源》是( )代表著作。
A. 达尔文 B. 霍尔 C. 斯宾塞 D. 丹纳
20. 脑科学家认为,超过( )岁,每天在脑中要死掉 10 万个神经细胞,70 岁时人脑的重量只有青年时的 95%,80 岁时减少到 90%。
A. 18 B. 20 C. 25 D. 30
21. 以下哪一项不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表现方面( )。
A. 认识世界 B. 接受世界 C. 改造世界 D. 观察世界
22. 人格和心理发展阶段中的潜伏期指( )。
A. 2—3 岁 B. 4—6 岁 C. 7—12 岁 D. 12—18 岁
23. 符号互动理论中的“镜中我”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 帕森斯 B. 库利 C. 托马斯 D. 米德
24. ( )是由于青少年对自身和他人的吸引力的过于关注,而引发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模式。
A. 嫉妒心理 B. 忧虑心理 C. 恐惧心理 D. 愤怒心理
25. 青春期的发育的关键是( )的发育。
A. 心理 B. 性格 C. 生理 D. 性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