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 )
A. 特产药材 B. 名产药材 C. 道地药材 D. 稀有药材 E. 贵重药材
2. 道地药材产于四川的是( )
A. 黄连、附子 B. 薄荷、苍术 C. 细辛、五味子 D. 阿胶 E. 地黄
3. 清水漂洗海藻的目的是( )
A. 消除烈性 B. 清洁药物,去掉盐分 C. 便于制剂 D. 便于贮藏 E. 改变性能
4. 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 )
A. 减低毒性 B. 改变药性 C. 增强疗效 D. 便于服用 E. 有力贮藏
5. 寒凉药的作用是( )
A. 暖肝散结 B. 温里散寒 C. 清热解毒 D. 补火帮凉 E. 回阳救逆
6. 苦味药的作用是( )
A. 能和能缓 B. 能燥能泄 C. 能下能软 D. 能收能涩 E. 能行能散
7. 淡味药的作用是( )
A. 能和能缓 B. 能下能软 C. 能燥能泄 D. 能收能涩 E. 能渗能利
8. 辛味药的临床一般治疗( )
A. 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 呕吐呃逆 C. 久泻久痢 D. 痰核 E. 大便燥结
9. 芳香药多具有( )
A. 辛味 B. 甘味 C. 苦味 D. 酸味 E. 淡味
10. 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
A. 苦温 B. 辛温 C. 苦寒 D. 甘寒 E. 咸温
11.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症当选用( )
A. 归心经的药物 B. 归肝经的药物 C. 归肺经的药物 D. 归肾经的药物 E. 归脾经的药物
12. 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需考虑( )
A. 药物的用量 B. 药物的用法 C. 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D. 药物的采集 E. 药物的炮制
13.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
A. 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 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 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 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 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14. 平性药的含义是( )
A. 寒、热之性不明显的药物 B. 作用比较强烈的药物 C. 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 性味甘淡的药物 E. 寒热之性均具备的药物
15. 外感风热,应选用的药物的行性味是( )
A. 辛,温 B. 辛,凉 C. 甘,寒 D. 苦,寒 E. 甘,温
16. 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 )
A. 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 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 减毒作用 D. 毒副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17.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恶
18. 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系属于( )
A. 相须 B. 相使 C. 相反 D. 相杀 E. 相恶
19. 妊娠禁用药不包括( )
A. 牵牛 B. 桃仁 C. 巴豆 D. 水蛭
20. 属于十八反的是( )
A. 陈皮配半夏 B. 石膏配牛膝 C. 乌头配半夏 D. 丁香配郁金
21. 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
A.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B. 驱虫药 C. 安神药 D. 截疟药
22.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是( )
A. 舌下给药 B. 直肠给药 C. 口服和皮肤给药 D. 吸入给药 E. 黏膜表面给药
23. 西洋参入汤剂宜( )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冲服
24. 细小而含粘质多的种子类药入汤剂宜( )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冲服
25. 乳婴儿用药剂量是成人的( )
A. 六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二分之一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