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
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试题 2
简述家庭教育具有哪些优势?
试题 3
简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试题 4
家庭教育的这种继承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 ,二是家业。
a. 家风
b. 门风不败
c. 世代书香
试题 5
( ) 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
a. 成员
b. 公民
c. 家庭
试题 6
我国最早谈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思想家是春秋时期思想家( )。
a. 孔子
b. 管仲
c. 墨子
试题 7
家庭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和利益,主要是取决于教育者个人的意志。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一种 ( )。
a. 非正规教育
b. 私人教育
c. 终身教育
试题 8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 ),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a. 家长
b. 老师
c. 专家
试题 9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克绍其裘的说法。许多的家业家传家学都是通过家庭教育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比如,孔子家族的( ),司马迁、班固家族的史学,曹操、王羲之、苏洵等家族的文学艺术。
a. 射御
b. 经学
c. 佛学
试题 10
( )把早期家庭教育正式列入教育体制之中,这在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a. 夸美纽斯
b. 威尼斯
c. 伊拉斯谟
试题 11
( )是世俗封建主的主要教育形式,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实施。
a. 资产阶级教育
b. 骑士教育
c. 平民教育
试题 12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 )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a. 关系
b. 血缘
c. 道德
试题 13
以重视教育而著称,把教育看成是国家的事情,全部教育都由奴隶主国家负责组织、管理的是( )。
a. 古罗马人
b. 希伯来人
c. 斯巴达人
试题 14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治国的目的,首先是强调( ) ,把它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
a. 礼乐
b. 三纲五常
c. 齐家
试题 15
据科学家估计,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是在( ) 形成的。
a. 八岁以前
b. 十岁以前
c. 三岁以前
试题 16
家庭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广泛的,但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形成,二是( ) 。
a. 身体的成长
b. 大脑的发育
c. 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试题 17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 ( )。
a. 家庭环境
b. 社会环境
c. 自然环境
试题 18
遗传素质给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关键在于 ( )。
a. 专家的指点
b. 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c. 老师的教育
试题 19
家庭教育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 ),也是家庭教育最不容易突破的难点。
a. 家长言行不一
b. 缺乏应有的理智.遇事感情用事
c. 家长包办代替
试题 20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 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一文中,在论述他的儿童公育中,指出过旧社会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a. 鲁迅
b. 陈鹤琴
c. 蔡元培
试题 21
家长越有权威,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越有可接受性,教育的效果就越( )。
a. 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
b. 效果
c. 没效果
试题 22
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然感情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 )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 儿女之情
b. 情感的感染性
c. 天伦之情
试题 23
为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各省自治区以及市县、区乡,相继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促进会等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 ) 。
a. 中国家庭教育协作会
b.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c. 中国社区教育会
试题 24
在近代,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代爱国将领、原广东省省长陈鹤琴先生写的《家庭教育》一书,这是民国年间最早出现的一部白话文的家庭教育著作。
试题 25
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在他的《管子》一书中专门记述了奴隶社会平民阶层家庭教育状况,是我国最早谈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试题 26
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试题 27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人身心发展所打上的烙印,终生都难以磨灭。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试题 28
遗传素质给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
试题 29
据科学家估计,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是在五岁以前形成的。
试题 30
家庭教育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个别教育、个别指导、个别训练,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试题 31
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是指教育工作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而不是凭想当然,不是一般化的说教。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
试题 32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注意到了。他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一文中在论述他的儿童公育的主张时,曾经指出过旧社会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试题 33
斯巴达人以重视教育而著称,把教育看成是国家的事情,全部教育都由奴隶主国家负责组织、管理。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