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各地区版本不同核对一致后下载。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形考任务4
试题 1
发展宁夏商贸业应有的指导思想是,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 商贸工农一体化,促进 贸易领域 结构调整和 经济增长方式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消费,引导 生产。
试题 2
在发展物流业上,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银川市列为全国17个区域性 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试题 3
人口城市化指标是指 城镇人口占 区域 总人口的百分比;
试题 4
城市具有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试题 5
吴忠市要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是“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即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区域现代化服务中心,区域交通运输中心,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
试题 6
银川市要建成生态示范城市,同时作为宁夏的工业中心之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试题 7
中卫市要建成以民族特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和商贸并举的现代化城市。
试题 8
吴忠市要建成交通枢纽城市和特色旅游和新型工业城市。
试题 9
吴忠市要建成宁南重镇,从传统农业和商业型城市转型为现代服务业城市。
试题 10
新型工业化之新,主要是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上,重视环保和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试题 11
宁夏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对策有:建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实施传统工业产业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
试题 12
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内各种产业部门和各种产业内部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组成形式。
试题 13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的简称,其实质是以农业为起点,重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要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和进步。
试题 14
农业产业化,又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及其产品为重点,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等,是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模式。
试题 15
早在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元狩四年、五年,已开始在宁夏平原建立引水灌溉渠道。
试题 16
宁夏引黄灌区现已不是一个天然型绿洲农业区,也不是传统型绿洲农业区,而是一个工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新型绿洲农业区。
试题 17
引黄灌区对宁夏全区农业经济的贡献很大,贡献份额占50% 左右;
试题 18
宁夏中南部山区俗称“西海固”,主要包括固原市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吴忠市的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
试题 19
宁夏中南部山区是一个生态与贫困相互交织的区域,因此其两项长期战略任务就是生态重建和扶贫开发。
试题 20
现阶段,国家和自治区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实行的扶贫措施主要有: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劳动力技能培训、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社会帮扶;
试题 21
南部山区各级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所选择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主要有: 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劳务产业。
试题 22
生态移民的原则被概括为四句话、16个字,即是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围绕五个重点,即是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移民基地的建设思路是人随水走、水随人流,采取跨县移民和县内移民相结合。
试题 23
新材料产业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自治区对这一产业做出的布局是:依托三个中心城市,由北向南,以包兰铁路、110国道为主轴线,围绕金属、轻金属、碳基材料、以塑料为主的电石化工四大重点行业,按照“一带三区”模式,逐步建成一条宁夏北部的新材料产业密集带,
试题 24
吴忠市是宁夏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和深加工产品富集区,要建设成为全区的新材料产业研发、营销服务网络中心。
试题 25
银川市建设成为宁夏稀有金属冶炼、碳基材料、镁合金冶炼和电石化工的主要生产基地。
试题 26
固原市建设成为宁夏最大的铝、镁轻金属材料基地和聚氯乙烯、碳素工业基地。
试题 27
特色旅游业也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现有七大旅游精品区:西夏王陵旅游区;镇北堡影视城旅游区;金水旅游区;沙湖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六盘山旅游区。
试题 28
在谈到宁夏旅游业时,通常简称的“两沙“是指沙湖和沙坡头、“两山”是指六盘山和贺兰山、一河是指黄 河、“两文化”是指西夏文化和回族文化。
试题 29
清真产业是宁夏的一项以民族和宗教文化为基础的特色优势产业。其中,清真食品加工涉及的行业主要有:粮油加工、乳品加工、肉食加工、糕点加工等。
试题 30
中宁县是宁夏枸杞的最佳种植区,该县种植枸杞已有大约 600 年历史;
试题 31
中宁县是宁夏枸杞的最佳种植区,该县种植枸杞已有大约 600 年历史;
试题 32
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户无偿提供粮食和先进补助;提供种苗和造林补贴;退耕还林减免农业税;实行造林“个体承包”。
试题 33
宁夏引黄灌区的基本自然优势有:土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光热资源充足。
试题 34
产业特色与产业优势的关系是:有特色未必有优势,有些优势也不一定是由特色决定的。但是,有特色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更容易形成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区域经济学主张充分利用产业特色,形成产业优势。
试题 35
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a. 一是区域贸易能够为区域带来直接的利益。
b. 三是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c. 二是区域贸易能够为区域带来多方面的动态利益。
试题 36
区域物流的重要环节:
a. 二是物流信息系统
b. 四是仓库、设备等必要的物流基础设施
c. 一是物流网络。
d. 三是物流运输系统
试题 37
农业贸易有与一般贸易不尽相同的特点,不能完全按照一般贸易来做。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a. 一是国际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
b. 三是农产品贸易形式以政府协议为主
c. 二是农产品贸易面对保护主义贸易环境
试题 38
农业对外贸易的内容:
a. 农业服务贸易
b. 农产品贸易
c. 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发展农业。
d. 农业技术贸易
试题 39
区域农业对外贸易发展方向
a. 根据本区域经济、文化和产业特点,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
b.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并利用好外资,有些农业项目可以“走出去”
c. 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发展高、新、特农业产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d. 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出口商品生产。
试题 40
区域经济合作有三个基本要素,即:
a. 合作主体
b. 合作效益
c. 合作对象
试题 41
区域经济合作类型:
a. 根据合作主体不同,可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和官民合作等。
b. 根据合作的范围,可分为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之内的区域经济合作;
c. 根据合作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分为生产合作、技术合作、劳务合作和信息合作等;
d. 根据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
试题 42
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内容:
a. 工贸合作
b. 资金合作
c. 劳务合作
d. 科学技术合作
试题 43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趋势:
a. 既有东西合作,又有西西合作,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愿望强烈
b. 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竞合关系,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c. 培育区域市场,协调利益关系,引导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
d. 地方政府登场,顺应国际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试题 44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a. 资源条件
b. 人口条件
c. 社会经济要素条件
试题 45
区域发展阶段评估:
a. 结构转换条件
b. 经济总规模
c. 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d. 经济增长活力
试题 46
区域产业结构研究:
a. 产业结构的区际联系分析
b. 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c. 产业结构专门化程度分析
试题 47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a. 经济增长指标
b. 生态环境改善指标
c. 社会进步指标
试题 48
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标: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恩格尔系数
c.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试题 49
区域可持续社会指标:
a. 每万人发生刑事案件数
b. 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c.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试题 50
资源承载力指标:
a. 人均能源占有量
b.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c. 人均耕地面积
d. 人均国土面积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