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各地区版本不同核对一致后下载。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题目1
【单选题】下列哪一位不是法家代表人物:
A. 吴起
B. 李斯
C. 韩非子
D. 荀子
题目2
【单选题】儒家思想产生于( )时期
A. 秦朝
B. 汉朝
C. 商朝
D. 春秋战国
题目3
【判断题】神权法思想在商朝时达到了顶峰。
A.对
B.错
题目4
【判断题】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A.对
B.错
题目5
【判断题】儒家认为就统治效果而言,“礼治”优于“法制”。
A.对
B.错
题目6
【判断题】法家充分肯定了法的作用,认为法是维系人类社会和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东西。
A.对
B.错
题目7
【匹配题】请将下列法律思想观点与提出者相互匹配:
“道法自然”
拖拽答案在这
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
拖拽答案在这
约法省禁,除秦苛法
拖拽答案在这
“壹同天下之义”
拖拽答案在这
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
拖拽答案在这
儒家
墨家
黄老学派
法家
道家
反馈
正确答案是:
“道法自然”
道家
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
儒家
约法省禁,除秦苛法
黄老学派
“壹同天下之义”
墨家
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
法家
题目8
【单选题】将“仁义”解释为“仁者爱人、义者敬长”的是:
A. 韩非子
B. 庄子
C. 老子
D. 孟子
题目9
【判断题】《老子》中反对法家强调的“法治”,认为“依法治国”违背自然之道。
A.对
B.错
题目10
【判断题】在意识形态方面,法家和儒家都维护宗法道德观念。
A.对
B.错
题目11
【判断题】“有治人,无治法”的命题是荀子提出的。
A.对
B.错
题目12
【判断题】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无为而治”。
A.对
B.错
题目13
【单选题】下列那一项不是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
A. 德主刑辅
B. “与时变”、“与俗变”
C. “法先王”的思维模式
D. 民本主义
题目14
【判断题】法治的基本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对
B.错
题目15
【单选题】下列那一项不是先秦道家的法律思想:
A.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B. 抨击“礼治”与“法治”
C. 道法自然
D. 无为而治
题目16
【判断题】儒家伦理法具有世俗性、宗法性、广泛强制性的特点。
A.对
B.错
题目17
【判断题】战国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以及法家,有一共同特点:讲究师承关系,有同一宗师。
A.对
B.错
题目18
【单选题】下列那一项不是法家的“重刑主义”的表现:
A. 重刑轻罪
B. 增加酷刑,严密刑网
C. 父子相隐
D. 广施连坐
题目19
【单选题】周礼所确立的规范制度中体现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的是( )
A. 男女有别
B. 亲亲
C. 长长
D. 尊尊
题目20
【判断题】“云梦秦简”的出土,填补了秦法律史料的空白。
A.对
B.错
题目21
【匹配题】将下列观点与提出者连线匹配: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答案 1
“无道无亲,常予善人”
答案 2
清静无为,顺乎民欲
答案 3
“以六艺为法”
答案 4
“不法古、不循今”
答案 5
题目22
【单选题】由“任人唯贤”冲破“任人唯亲”界限的是:
A. 墨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题目23
【判断题】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
A.对
B.错
题目24
【判断题】尽管儒家维护统一和集权,但其所维护的集权制度同法家强调的君主绝对集权是不同的,儒家强调的是建立一种既统一又开明的贵族政体。
A.对
B.错
题目25
【判断题】“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法律思想。
A.对
B.错
题目26
【判断题】墨家提出了“刑法正”的主张。
A.对
B.错
题目27
【判断题】荀子提出的“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体现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的观点。
A.对
B.错
题目28
【判断题】夏、商、西周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A.对
B.错
题目29
【判断题】先秦法家提出:一切法律制度都必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变化,不可以复古倒退,不可以故步自封。
A.对
B.错
题目30
【单选题】神权法思想达到顶峰的时期是在( )
A. 西周
B. 商朝
C. 夏朝
D. 秦
题目31
【单选题】儒家关于政体和政事方面主张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项内容:
A. 臣的作用
B. 崇尚礼义
C. 君主的地位
D. 等级爵禄制度
题目32
【判断题】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A.对
B.错
形成性考核二
题目1
【单选题】魏晋时期的玄学研究的学科不包括下列那一项:
A. 《周易》
B. 《老子》
C. 《律学》
D. 《庄子》
题目2
【判断题】柳宗元主张赏罚务速,不应受到时令的限制。
A.对
B.错
题目3
【判断题】白居易的礼刑关系说,突破了儒家传统的德主刑辅的观点,更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A.对
B.错
题目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时期律学家刘颂的主张:
A. “纲举”、“网疏”
B. 执法分工、各司其职
C. 法出一门
D. “复肉刑”
题目5
【判断题】汉初黄老法律思想是融儒、道、法等诸家法律思想而形成的
A.对
B.错
题目6
【判断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经义上升为政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及人们生活的准则。
A.对
B.错
题目7
【判断题】唐初礼刑并用的思想,被总结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A.对
B.错
题目8
【判断题】西汉统治者吸取秦骤亡的教学,摒弃“专任刑法”而采用“礼法并用,德邢相济”。
A.对
B.错
题目9
【判断题】唐初“安人宁国”方针,在司法上表现为要求官吏慎刑恤狱,谨防冤滥,务求其实。
A.对
B.错
题目10
【判断题】中国古代律学,作为经学的一个分支,兴起于汉代,在晋代达到鼎盛。
A.对
B.错
题目11
【单选题】宋代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口号的思想家是:
A. 司马光
B. 王安石
C. 周敦颐
D. 范仲淹
题目12
【单选题】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A. 阴阳五行说
B. 道法自然
C. 宗法思想
D. “天人合一”的神权法理论
题目13
【判断题】跟汉初黄老思想学派相比,新儒家法律思想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德主刑辅”更能适合封建社会发展和中央集权需要。
A.对
B.错
题目14
【匹配题】请将下列人物与其法律思想观点匹配:
贫困思邪而多罪
答案 1天人交相胜
答案 2天人感应
答案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 4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
答案 5
题目15
【判断题】“春秋决狱”最根本的原则是“圆心论罪”,即考察犯罪人的动机、主观心理的善恶来量刑定罪。
A.对
B.错
题目16
【判断题】西汉时期对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冲击比较典型的事件是有“盐铁会议”。
A.对
B.错
题目17
【判断题】玄学对政治法律问题的论述主要从哲学高度展开的,具体的主张并不多。
A.对
B.错
题目18
【判断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法家的严刑峻法发展到极端地步,推崇韩非轻罪重罚思想。
A.对
B.错
题目19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唐律的等级特权思想的内容之一?
A. 民族平等
B. 尊儒罢法
C. 优待官贵
D. 皇权至上
题目20
【单选题】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 :
A. 舍一心之私,示天下之公
B. 开言路,采群议
C. 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宜有赏劝
D. 强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
题目21
【判断题】《唐律疏议》以道家经义作为确定一般法律原则的主要依据。
A.对
B.错
题目22
【单选题】<<唐律疏议>>形成的宗法伦理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维护夫权
B. 三纲五常
C. 维护家长权
D. 准五服以治罪
题目23
【判断题】在定罪量刑方面,刘颂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A.对
B.错
题目24
【单选题】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的总方针是:
A. 安人宁国
B.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C.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D. 轻徭薄赋
题目25
【判断题】董仲舒在利用“天人合一”的学说神话君权时,也试图利用这一学说来限制封建君主。
A.对
B.错
题目26
【判断题】唐朝为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规定“谋反、谋大逆”,“危害皇帝安全”,“大不敬”三类为十恶不赦的大罪。
A.对
B.错
题目27
【单选题】“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的观点出自:
A. 朱熹
B. 司马光
C. 白居易
D. 董仲舒
题目28
【判断题】法律儒家化始于西汉,主张以礼率律,理法合一,倡导法律儒家化。
A.对
B.错
题目29
【判断题】玄学是魏晋时期一个以研究<<老子>>、<<庄子>>、<<周易>>而得名的哲学学派。
A.对
B.错
题目30
【单选题】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
A. 晋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曹魏律
题目31
【匹配题】请将下列观点与提出者一一匹配。
“仁义,礼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答案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 2立法并用
答案 3人为善,法度赏之;为恶,法度罚之“”
答案 4“礼之所去,邢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答案 5
题目32
【判断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说”和宗法思想是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全部理论基础。
A.对
B.错
形成性考核三
题目1
【判断题】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A.对
B.错
题目2
【判断题】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被后人称之为“清出三大师”。
A.对
B.错
题目3
【判断题】理学也称“道学”,是对形成于宋代并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地学术思想总成。
A.对
B.错
题目4
【判断题】顾炎武与王夫之、黄宗羲不同之处在于,顾炎武坚决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实行“众治”。
A.对
B.错
题目5
【判断题】出于维护礼教,封建社会大都禁止近亲结婚。
A.对
B.错
题目6
【匹配题】将下列观点与提出者匹配: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答案 1“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
答案 2“原情定罪”
答案 3“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答案 4“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答案 5
题目7
【单选题】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董仲舒
C. 墨子
D. 王夫之
题目8
【单选题】“大讲西学”、探索变法之路,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的是?
A. 顾炎武
B. 康有为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题目9
【判断题】“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核心。
A.对
B.错
题目10
【判断题】中国自东汉至北宋期间,所有对肉刑的不同立场,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都是儒家的仁政学说。
A.对
B.错
题目11
【单选题】谁提出:“欲使法律的效率得到最大发挥,治理好国家,必须借重道德的力量,使法律在道德、教育等诸多因素配合下发挥作用”
A. 庄子
B. 老子
C. 梁启超
D. 洪仁玕
题目12
【判断题】盛于宋明时期的心学,讲究“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
A.对
B.错
题目13
【判断题】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出于孝道,对复仇持赞赏的态度。
A.对
B.错
题目14
【单选题】下列谁的法律思想以“天下为公”为基点?
A. 韩非子
B. 王夫之
C. 司马光
D. 王安石
题目15
【判断题】顾炎武认为要做到简法宽刑,必须以礼防民。
A.对
B.错
题目16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理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A. 视“三纲五常”为天理
B. 德主刑辅,以礼率律的思想
C. 主张德礼政刑“相为始终”
D. 主张人治优于法治
题目17
【单选题】心学的法律思想不包括:
A.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B. 申明赏罚的刑法思想
C. 区别对待的执法思想
D. 因地制宜的立法思想
题目18
【匹配题】请将下列观点与提出者一一匹配起来。
“用刑之道,犹如治病,有时须用猛药,有时则须用针刺火灸,只要适用公平,罚当其罪,肉刑使用未尝不可”
答案 1“罪刑法定,反对比附类推”
答案 2“法律者,与天下共守之物也”
答案 3“变法全在定典章宪法”
答案 4“自由为人类生存必需之要求,无自由则无生存价值”
答案 5
题目19
【判断题】王守仁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法律思想核心是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封建秩序。
A.对
B.错
题目20
【判断题】先秦儒家主张德治、爱民,反对严刑峻法,反对族诛连坐。
A.对
B.错
题目21
【判断题】洋务派认为“逢变局须变法”。
A.对
B.错
题目22
【单选题】中国近代,反抗强权最为激烈与顽强,对中国学术最有贡献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 章太炎
C. 魏源
D. 康有为
题目23
【单选题】谁鲜明的提出:君主立宪制政体是最为优良的政体?
A. 魏源
B. 洪秀全
C. 梁启超
D. 严复
题目24
【判断题】太平天国成立后,洪秀全抛弃“平等、平均的口号”,提出以封建等级为治国之道。
A.对
B.错
题目25
【单选题】下列那一句,不是宋代朱熹的主张言论?
A. 主张人治优于法治
B. 视“三纲五常”为天理
C. “人人有一太极”
D. 趋时而更新
题目26
【判断题】在男尊女卑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宋濂、俞正燮对“七去”提出不认可的批判意见。
A.对
B.错
题目27
【判断题】世界大势所趋和西学的渐进以及时局的逼迫,造就了早期改革派法律思想的形成。
A.对
B.错
题目28
【单选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中惟有( )主张应允许私人复仇。
A. 章太炎
B. 伍廷芳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题目29
【判断题】《大学衍义补》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丘濬所撰写。
A.对
B.错
题目30
【判断题】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采用西方近代法律的体例,保留中国传统法律核心——纲常礼教,变形不变质,变表不变里。
A.对
B.错
题目31
【判断题】黄宗羲为限制君权提出了“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
A.对
B.错
题目32
【判断题】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转型,首先经历了地主阶级早起改革派。
A.对
B.错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