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各地区版本不同核对一致后下载。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试题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的《先进》篇,写孔子和他的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直接谈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他也赞成曾皙的志向。
试题 8
北宋前期词多写男女恋情,多是小令,言辞文雅;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多写都市繁华、羁旅行役和下层歌妓们的悲欢。又多作慢词,并运用口语入词,长于铺叙。
试题 20
嵇康写的《赠秀才入军》诗,“秀才”指的是他的哥哥嵇喜。
试题 2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王维站在黄鹤楼上目送李白的情景。
试题 26
《战城南》是西汉《铙歌十八首》第六首,《上邪》是《铙歌十八首》第十六首,《陌上桑》是汉代《相和歌》古辞,诗中的主人公名叫罗敷。
试题 2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苏轼的词《雨霖铃》。
试题 34
《虞美人》(春花秋月)上片写对“往事”、“故国”的追忆,而在禁不住的追忆中更感不堪回首的痛切。下片承上片而来,申述不堪回首又不得不回首的往事,并抒发自己无尽的愁思。
试题 40
“三曹”的诗风同中有异,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丕的诗风。
试题 32
《氓》追述女主人公与丈夫相爱、结婚到被弃的遭遇,以决绝的态度表示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恨。
试题 9
“三曹”的诗风同中有异,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植的诗风。
试题 11
《诗经》中写久戍的战士在还家途中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的一首诗是
a. 《伐檀》
b. 《七月》
c. 《氓》
d. 《东山》
试题 14
下列作品中反映周代女性遇夫不淑的遭遇的诗篇是
a. 《东山》
b. 《氓》
c. 《七月》
d. 《伐檀》
试题 21
从文体上看,《鵩鸟赋》是一篇
a. 骚体赋
b. 抒情小赋
c. 散体大赋
d. 文赋
试题 24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韩愈写的《醉翁亭记》。
试题 26
《国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楚国将士的视死如归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歌颂楚国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
试题 27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虽已年高却仍不忘建功立业;同时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不可轻率北伐。并借此表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
试题 28
在《诗经》中,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收在哪一个部分里
a. 国风
b. 大雅
c. 小雅
d. 颂
试题 29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以它为题的诗很多,“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一首写思妇见秋风起而生空闺之愁,在深夜怀念客居他乡的丈夫的一首,作者是曹植。
试题 3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试题 31
《诗经》在汉代传习的有四家:齐、鲁、韩、毛,有三家诗已经亡佚,现存的是毛诗。
试题 32
曹魏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政治上都是反对司马氏的,其中阮籍不问政事,终日饮酒,虽保全了自己,但最终也死于酒,只活了52岁;嵇康则性情刚烈,明摆着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终被杀害。
试题 34
杜甫是唐代写词最多的人。他把词的艺术水准提得很高,以致可与诗分庭抗礼。但他的词几乎全写爱情、相思,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烈的脂粉气。
试题 3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试题 36
《氓》选自《诗经》中的
a. 秦风
b. 齐风
c. 郑风
d. 卫风
试题 2
《东山》通过每章开头的四句反复呼号,表达了军士对戍卒生活的厌烦,同时也表达了军士急切的怀乡心情,为诗歌感情的表现创造了浓重的氛围。
试题 7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欧阳修写的《戏答元珍》诗。
试题 8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
a. 对《诗经》的评价
b. 对汉乐府的评价
c. 对唐诗的评价
d. 对《楚辞》的评价
试题 9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其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试题 10
《陆士衡集》的作者是陆机,他著有我国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章《文赋》。
试题 11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试题 13
曹操反映建安群雄并起讨伐董卓、以及军阀混战的史实,哀悼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首诗是
a. 观沧海
b. 短歌行
c. 蒿里行
d. 龟虽寿
试题 15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上片记梦,是虚写,写梦中所见,但又是词人真实的所思所想,虚实相生。下片写自己的思念,是实写,抒发了词人的悼念之情和深深的人生感慨。
试题 16
屈原的《九歌》基本上是歌唱自然神,唯有一篇追悼楚国阵亡将士的祭歌是
a. 《云中君》
b. 《山鬼》
c. 《国殇》
d. 《河伯》
试题 18
乐府原本是是秦朝诗歌的名称,文献记载中它的出现不会晚于汉高祖二年,但从汉武帝时,才大规模开始采集民间歌谣和俗曲,后来采集诗歌的机构也称为乐府。
试题 22
李白诗名句很多:“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望天门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将进酒》。
试题 23
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叫《毛诗》。
试题 35
《前赤壁赋》运用传统赋体主客问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悲而喜的感情转化过程。文中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客代表着消极的思想方向,主则不断地劝慰着客,用积极的理解方式排解客的忧伤。
试题 38
《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
a. 《伐檀》
b. 《七月》
c. 《东山》
d. 《氓》
试题 3
《诗经》中,按时间顺序写周代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的诗篇是
a. 《东山》
b. 《伐檀》
c. 《氓》
d. 《七月》
试题 7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所评的诗歌是:
a. 鲜卑族民歌
b. 西夏民歌
c. 蒙古族民歌
d. 契丹族民歌
试题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作品305篇。汉代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唐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试题 11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 人生离别之感
b. 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c. 人生短暂之叹
d.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试题 1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前四句写眼前之景,从近“城上高楼”到远“大荒”、“海天”;再由近“芙蓉水”而特写“薜荔墙”写景即是抒情。后四句抒怀念之情,山遮水拦,音书阻绝。抒情中又有写景。
试题 16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 《左传》
b. 《史记》
c. 《春秋》
d. 《汉书》
试题 17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词的上片写回忆,回忆中又两两相比;下片写现实,现实中又以壮志未酬和英雄老迈相比。
试题 19
杨炯《从军行》的主题是:
a. 讽刺了上层统治者肆意开边、穷兵黩武的行径
b. 抒发了闺中思妇对守边丈夫的思念
c. 表现了渴望保卫边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 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试题 20
骆宾王《在狱咏蝉》的主题是
a. 嘲讽蝉的高傲无知
b. 借蝉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借蝉嘲讽当朝者的傲慢无知,碌碌无为
d. 借蝉以自喻,表达了清白无辜而无人可诉冤屈的痛苦
试题 26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汉魏时的《水经》作注的著作。
试题 29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选自《孟子》的《告子》(下),这篇文章以历史事例和警譬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
试题 30
《李将军列传》所写的“李将军”是李陵。
试题 31
《齐晋鞌之战》中韩厥是
a. 晋国的主帅
b. 齐国的大夫
c. 晋国的大夫
d. 齐国的主帅
试题 33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是薛道衡的诗。
试题 34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a.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b. 卢思道的《从军行》
c. 曹丕的《燕歌行》
d. 高适的《燕歌行》
试题 3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出自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诗。
试题 36
柳永词作中以描绘西湖美景和杭州繁华而盛称一时的词是: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 《扬州慢》(淮左名都)
c. 《望海潮》(东南形胜)
d. 《雨霖铃》(寒蝉凄切)
试题 37
屈原所写的一个山林女神在阴暗的天气里,徒然盼望所爱的人前来相会的忧愁心情的诗篇是
a. 《河伯》
b. 《山鬼》
c. 《云中君》
d. 《国殇》
试题 38
陈绎曾在《唐音癸签》中说高适的诗“尚质主理”,岑参的诗“尚巧主景”,基本上道出了盛唐边塞诗派两位代表人物诗风的相异之处。
试题 39
《洛神赋》的作者是曹操,赋中所写的“洛神”是指伏羲氏之女宓妃。
试题 40
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信的一句是
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试题 1
袁宏道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a. 唐宋派
b. 茶陵派
c. 公安派
d. 后七子
试题 2
蔡琰字文姬,是汉代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署名为蔡琰的作品中,只有五言《悲愤诗》是较为可信的。
试题 3
《救风尘》的作者是: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郑光祖
d. 张养浩
试题 4
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
a. 《孔雀东南飞》
b. 《七月》
c. 《陌上桑》
d. 《离骚》
试题 5
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里塑造的男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b. 才情俱佳、一往情深
c. 薄情寡义、游戏人生
d. 多才多艺、放浪不羁
试题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
a. 《江城子》(密州出猎)
b.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 《江城子》(记梦)
试题 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消,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写的诗。
试题 8
刘基《卖柑者言》的主题是:
a. 讽刺当权者徒有华丽外表而没有内在实质
b. 介绍一种贮藏食品的方法
c. 告诫人民要敬事神灵,不要弄虚作假进行欺骗
d. 揭露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腐化堕落
试题 9
《苤苢》选自国风中的
a. 周南
b. 卫风
c. 召南
d. 秦风
试题 10
《五代史伶官传序》虽然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总结的却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经验教训。本文的中心焦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试题 11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女主人公名叫焦仲卿。
试题 12
以下哪一项与《报刘一丈书》的主题无关
a. 表现了自己生不逢时的苦闷
b. 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溜须拍马的投机者
c. 揭露了社会上趋炎附势的旁观者的种种丑态
d. 表现了自己蔑视权贵、不事逢迎的凛然正气
试题 13
《婴宁》表现反封建主题主要体现在婴宁的自由放纵,不拘礼法的形象刻画之中。
试题 14
刘基《卖柑者言》的主题是讽刺当权者徒有华丽外表而没有内在实质。
试题 15
《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是
a. 齐王的御者
b. 卻克的御者
c. 卻克的车右
d. 齐王的车右
试题 16
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宋濂写的《卖柑者言》。
试题 17
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作品是司马相如所作的《七发》。
试题 18
开创我国田园诗的人是陶渊明,他的诗文集为《靖节先生集》。
试题 19
岑参在《燕歌行》诗中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突出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试题 20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汤显祖的:
a. 《紫钗记》
b. 《邯郸记》
c. 《单刀会》
d. 《南柯记》
试题 21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的情感是
a. 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向当权者低头屈服的内心痛苦
b. 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的内心苦闷
c. 纵观古今的慷慨悲凉之情,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d. 飘然世外,高蹈出世的旷世情怀
试题 22
袁宏道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唐宋派。
试题 23
柳永《望海潮》词中“钱塘自古繁华”的“钱塘”就是现在的
a. 合肥
b. 南京
c. 上海
d. 杭州
试题 24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
a. 归有光
b. 刘基
c. 宗臣
d. 高启
试题 25
沈德潜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开山祖,在散文理论上提倡“义法”,主张“言有物”、“言有序”。
试题 26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表现了作者方苞反对拟古因袭,主张创新的文学观点。
试题 27
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集名《漱玉集》。
试题 28
《长生殿 惊变》戏的前半写唐玄宗和杨贵妃御花园中饮酒作乐,忘情歌舞;后半写安禄山造反消息传来,肠荒腹热,魂飞魄散。在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上都形成了对比,有利于揭示这场政治危机跟帝王后妃荒淫享乐生活的内在关系,为后世提供了乐极悲来的历史鉴戒。
试题 29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端正好〕用具有暮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构成特定的戏剧情境,渲染出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凄清氛围,从而衬托出莺莺面临分别时痛苦压抑的心情。
试题 30
以下哪项与《病梅馆记》的主题思想无关
a.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病态美潮流的憎恶
b.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压制和摧残人材的强烈愤恨
c. 表达了作者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
d.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极大不满
试题 31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词写作者登潼关所见,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亡替废,想到人民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试题 32
《燕歌行》中“玉箸应啼别离后”的“玉箸”指的是
a. 子女思亲的眼泪
b. 远游的丈夫对家乡的思念
c. 父母思子的眼泪
d. 思妇的眼泪
试题 33
开创山水诗的人是
a. 王维
b. 谢灵运
c. 谢朓
d. 鲍照
试题 34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代表作是干宝的《世说新语》,轶事小说代表是刘义庆的《搜神记》。
试题 35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
试题 36
以下哪一个不是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人物:
a. 孙富
b. 柳遇春
c. 崔宁
d. 李甲
试题 37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题是
a.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的作为
b.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君主制度的不合理
c.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人的抗争抵不过天命
d.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伶人的危害非常大
试题 38
在下面几支曲中,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同情主题的是
a.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b.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c. [双调?夜行船]《秋思》
d. [越调?天净沙]《秋思》
试题 39
《西厢记 惊变》戏的前半写唐玄宗和杨贵妃御花园中饮酒作乐,忘情歌舞;后半写安禄山造反消息传来,肠荒腹热,魂飞魄散。在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上都形成了对比,有利于揭示这场政治危机跟帝王后妃荒淫享乐生活的内在关系,为后世提供了乐极悲来的历史鉴戒。
试题 39
《鵩鸟赋》是屈原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期的作品,体裁是骚体赋。
试题 40
汉代文坛上拥有作家最多的文体是
a. 五言诗
b. 乐府诗
c. 赋
d. 传记文学
试题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其中“沃若”一词,令人想到少妇的丰姿、风韵、美丽润泽;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将女人年华已过,饱经风霜,形容憔悴的形态展示无余。
试题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作品中,陆机所作的是
a. 《典论.论文》
b. 《文赋》
c. 《诗品》
d. 《文心雕龙》
试题 3
朱淑真《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上片,写自己的凄惶之状,写时令的不如意,酒的不如意,雁的不适时,以此来写愁;词的下片,用自己的孤独寂寞和萧瑟的秋景对照来写愁。
试题 4
《日知录》的作者是顾炎武。
试题 5
下列作品中,歌颂了锄暴扶弱、乐于助人的侠义行为的是 .
a. 《红玉》
b. 《促织》
c. 《婴宁》
d. 《叶生》
试题 6
齐晋鞌之战中,齐方的主帅是齐顷公,御者是邴夏,车右是逢丑父;晋国主帅是郤克,御者是解张,车右是郑丘缓。
试题 7
以下哪个人物不是《窦娥冤》里的:
a. 蔡婆婆
b. 桃杌太守
c. 周舍
d. 赛卢医
试题 8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词写作者登潼关所见,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亡替废,想到人民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试题 9
以下哪一项分析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无关?
a. 抒发了壮志难酬而年事渐高的深沉苦闷
b. 描写了意气豪壮的抗金战斗生活
c. 怒斥了南宋朝廷中投降派的丑恶嘴脸
d. 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试题 10
孟浩然写《临洞庭》的用意是
a. 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 抒发客游异乡的惆怅
c. 为得到美好的隐居地而高兴
d. 希望得到推荐任用
试题 11
“落红不是无情物,华作春泥更护花”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 龚自珍《己亥杂诗》
b.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c. 黄遵宪《书愤》
d. 魏源《寰海十章》
试题 12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
a. 小雅
b. 大雅
c. 颂
d. 国风
试题 13
李白《登幽州台歌》直接继承建安风骨的传统,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
试题 14
下列作品中,揭露科举制度不合理的是
a. 《叶生》
b. 《红玉》
c. 《婴宁》
d. 《促织》
试题 15
归有光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茶陵派。
试题 16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是评以下哪一位的诗歌:
a. 李龟年
b. 李贺
c. 杜牧
d. 李商隐
试题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比喻雪。此名句出自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试题 18
马致远在《一枝花 不伏老》里塑造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多才多艺、放浪不羁的浪子文人。
试题 19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是屈原的作品集。在语言上多用“兮”字,用在句中表语气舒缓。
b. 《诗经》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这两 种创作手法源远流长,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的两大传统。
c.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行”是乐府歌辞的一体。
d. 古体诗,又称古风、古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试题 20
《项羽本纪》选择项羽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第一件大事是钜鹿之战,第二件大事是鸿门宴,第三件大事是垓下之围,教材节选部分是第三件大事。
试题 21
王安石的《明妃曲》中所描写的明妃是
a. 杨玉环
b. 蔡文姬
c. 王昭君
d. 赵飞燕
试题 22
初唐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是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寄兴”,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诗风,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革新精神。
试题 23
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里将自己比喻为铜碗豆。
试题 24
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初诗文作家是刘基。《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试题 26
从体例上看,《史记》是一部
a. 编年史
b. 国别史
c. 纪传体通史
d. 纪传体断代史
试题 27
《燕歌行》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紧张激烈的场面,漠北荒凉萧条的景色,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将帅骄纵荒淫的现实,歌颂了战士们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不图功名的高尚精神,同时对征人思妇的久别之苦深表同情,并讽刺朝廷任用边将不得其人
试题 28
《氓》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比”的手法,表达了女子的醒悟和愧悔心情。
试题 29
下列杂剧中,关汉卿的作品是
a. 《西厢记》
b. 《牡丹亭》
c. 《救风尘》
d. 《南柯记》
试题 30
以下哪个不是《西厢记》里的人物:
a. 赵盼儿
b. 张生
c.崔莺莺
d. 红娘
试题 31
清代传奇作家中洪升和孔尚任合称“南洪北孔”,前者的传奇代表作是《桃花扇》,后者的传奇代表作是《长生殿》。
试题 32
《西厢记》中老夫人的形象是:
a. 贪得无厌,到处收受贿赂
b. 知书达礼,热情好客,主张婚姻自由
c. 老于世故,自私自利,维护封建礼教
d. 开明通理,只是维护封建礼教
试题 33
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 曹丕
b. 陈琳
c. 嵇康
d. 阮籍
试题 34
下面几支曲子中,抒发游子思家不得归惆怅心情的是
a.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b. [越调 天净沙]《秋思》
c. [中吕 山坡羊]《潼关怀古》
d. .[双调 沉醉东风]《渔夫》
试题 35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所评的诗歌是鲜卑族民歌。
试题 36
《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境界最高的是
a. 鲲鹏
b. 神人
c. 至人
d. 圣人
试题 37
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南朝乐府民歌粗犷豪放,题材广泛;北朝乐府民歌缠绵悱恻,多是爱情题材。
试题 38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因为都写到梦境,故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试题 39
以下哪一项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题思想不符:
a. 登临怀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b. 表达了对动乱中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c. 抚今追昔,感慨历代王朝的兴亡替废
d.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索
试题 40
在下面几支曲中,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同情主题的是
a.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b.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d. [越调?天净沙]《秋思》
试题 1
杨炯《从军行》的主题是:
a. 讽刺了上层统治者肆意开边、穷兵黩武的行径
b. 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c. 表现了渴望保卫边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 抒发了闺中思妇对守边丈夫的思念
试题 2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所评的诗歌是:
a. 蒙古族民歌
b. 西夏民歌
c. 鲜卑族民歌
d. 契丹族民歌
试题 3
李白《登幽州台歌》直接继承建安风骨的传统,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
试题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消,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写的诗。
试题 5
初唐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是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寄兴”,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诗风,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革新精神。
试题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试题 7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 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b.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人生离别之感
d. 人生短暂之叹
试题 8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的情感是
a. 纵观古今的慷慨悲凉之情,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b. 飘然世外,高蹈出世的旷世情怀
c. 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向当权者低头屈服的内心痛苦
d. 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的内心苦闷
试题 9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是屈原的作品集。在语言上多用“兮”字,用在句中表语气舒缓。
b. 《诗经》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这两 种创作手法源远流长,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的两大传统。
c.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行”是乐府歌辞的一体。
d. 古体诗,又称古风、古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试题 10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虽已年高却仍不忘建功立业;同时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不可轻率北伐。并借此表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
试题 11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题是
a.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君主制度的不合理
b.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的作为
c.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人的抗争抵不过天命
d. 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之事指出伶人的危害非常大
试题 12
《燕歌行》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紧张激烈的场面,漠北荒凉萧条的景色,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将帅骄纵荒淫的现实,歌颂了战士们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不图功名的高尚精神,同时对征人思妇的久别之苦深表同情,并讽刺朝廷任用边将不得其人
试题 13
北宋前期词多写男女恋情,多是小令,言辞文雅;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多写都市繁华、羁旅行役和下层歌妓们的悲欢。又多作慢词,并运用口语入词,长于铺叙。
试题 14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
a. 刘基
b. 宗臣
c. 高启
d. 归有光
试题 15
在下面几支曲中,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同情主题的是
a. [双调?夜行船]《秋思》
b.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d. [越调?天净沙]《秋思》
试题 1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苏轼的词《雨霖铃》。
试题 17
《燕歌行》中“玉箸应啼别离后”的“玉箸”指的是
a. 父母思子的眼泪
b. 远游的丈夫对家乡的思念
c. 思妇的眼泪
d. 子女思亲的眼泪
试题 18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词的上片写回忆,回忆中又两两相比;下片写现实,现实中又以壮志未酬和英雄老迈相比。
试题 19
柳永《望海潮》词中“钱塘自古繁华”的“钱塘”就是现在的
a. 上海
b. 南京
c. 杭州
d. 合肥
试题 8
以下哪一个不是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人物:
a.柳遇春
b.崔宁
c.李甲
d.孙富
试题 20
王安石的《明妃曲》中所描写的明妃是
a. 杨玉环
b. 赵飞燕
c. 蔡文姬
d. 王昭君
试题 2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前四句写眼前之景,从近“城上高楼”到远“大荒”、“海天”;再由近“芙蓉水”而特写“薜荔墙”写景即是抒情。后四句抒怀念之情,山遮水拦,音书阻绝。抒情中又有写景。
试题 22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是薛道衡的诗。
试题 23
陈绎曾在《唐音癸签》中说高适的诗“尚质主理”,岑参的诗“尚巧主景”,基本上道出了盛唐边塞诗派两位代表人物诗风的相异之处。
试题 2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出自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诗。
试题 25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欧阳修写的《戏答元珍》诗。
试题 26
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里塑造的男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b. 才情俱佳、一往情深
c. 薄情寡义、游戏人生
d. 多才多艺、放浪不羁
试题 27
以下哪一项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题思想不符:
a. 登临怀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b.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索
c. 表达了对动乱中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抚今追昔,感慨历代王朝的兴亡替废
试题 28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汤显祖的:
a. 《紫钗记》
b. 《南柯记》
c. 《邯郸记》
d. 《单刀会》
试题 29
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信的一句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试题 30
以下哪个不是《西厢记》里的人物:
a. 红娘
b. 张生
c. 赵盼儿
d. 崔莺莺
试题 31
下面几支曲子中,抒发游子思家不得归惆怅心情的是
a.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b. [越调 天净沙]《秋思》
c. .[双调 沉醉东风]《渔夫》
d. [中吕 山坡羊]《潼关怀古》
试题 32
下列作品中,揭露科举制度不合理的是
a. 《促织》
b. 《红玉》
c. 《叶生》
d. 《婴宁》
试题 33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是评以下哪一位的诗歌:
a. 李商隐
b. 杜牧
c. 李龟年
d. 李贺
试题 34
《五代史伶官传序》虽然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总结的却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经验教训。本文的中心焦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试题 35
刘基《卖柑者言》的主题是:
a. 介绍一种贮藏食品的方法
b. 讽刺当权者徒有华丽外表而没有内在实质
c. 告诫人民要敬事神灵,不要弄虚作假进行欺骗
d. 揭露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腐化堕落
试题 36
《虞美人》(春花秋月)上片写对“往事”、“故国”的追忆,而在禁不住的追忆中更感不堪回首的痛切。下片承上片而来,申述不堪回首又不得不回首的往事,并抒发自己无尽的愁思。
试题 37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
试题 38
杜甫是唐代写词最多的人。他把词的艺术水准提得很高,以致可与诗分庭抗礼。但他的词几乎全写爱情、相思,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烈的脂粉气。
试题 39
李白诗名句很多:“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望天门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将进酒》。
试题 40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韩愈写的《醉翁亭记》。
试题 1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虽已年高却仍不忘建功立业;同时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不可轻率北伐。并借此表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
试题 2
袁宏道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a. 茶陵派
b. 唐宋派
c. 后七子
d. 公安派
试题 3
以下哪一项与《报刘一丈书》的主题无关
a. 揭露了社会上趋炎附势的旁观者的种种丑态
b. 表现了自己生不逢时的苦闷
c. 表现了自己蔑视权贵、不事逢迎的凛然正气
d. 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溜须拍马的投机者
试题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试题 5
柳永词作中以描绘西湖美景和杭州繁华而盛称一时的词是:
a. 《扬州慢》(淮左名都)
b. 《雨霖铃》(寒蝉凄切)
c.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d. 《望海潮》(东南形胜)
试题 6
岑参在《燕歌行》诗中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突出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试题 7
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集名《漱玉集》。
试题 8
王安石的《明妃曲》中所描写的明妃是
a. 杨玉环
b. 赵飞燕
c. 王昭君
d. 蔡文姬
试题 9
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信的一句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试题 10
北宋前期词多写男女恋情,多是小令,言辞文雅;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多写都市繁华、羁旅行役和下层歌妓们的悲欢。又多作慢词,并运用口语入词,长于铺叙。
试题 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 《江城子》(记梦)
c. 《念奴娇》(赤壁怀古)
d.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试题 12
下列杂剧中,关汉卿的作品是
a. 《救风尘》
b. 《南柯记》
c. 《西厢记》
d. 《牡丹亭》
试题 13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韩愈写的《醉翁亭记》。
试题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试题 15
《燕歌行》中“玉箸应啼别离后”的“玉箸”指的是
a. 父母思子的眼泪
b. 思妇的眼泪
c. 子女思亲的眼泪
d. 远游的丈夫对家乡的思念
试题 16
《前赤壁赋》运用传统赋体主客问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悲而喜的感情转化过程。文中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客代表着消极的思想方向,主则不断地劝慰着客,用积极的理解方式排解客的忧伤。
试题 17
《虞美人》(春花秋月)上片写对“往事”、“故国”的追忆,而在禁不住的追忆中更感不堪回首的痛切。下片承上片而来,申述不堪回首又不得不回首的往事,并抒发自己无尽的愁思。
试题 18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 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c. 人生离别之感
d. 人生短暂之叹
试题 19
李白诗名句很多:“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望天门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将进酒》。
试题 20
《救风尘》的作者是:
a. 郑光祖
b. 关汉卿
c. 张养浩
d. 王实甫
试题 2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消,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写的诗。
试题 2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试题 23
以下哪项与《病梅馆记》的主题思想无关
a.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病态美潮流的憎恶
b.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极大不满
c.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压制和摧残人材的强烈愤恨
d. 表达了作者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
试题 24
“落红不是无情物,华作春泥更护花”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 龚自珍《己亥杂诗》
b.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c. 魏源《寰海十章》
d. 黄遵宪《书愤》
试题 25
下列作品中,歌颂了锄暴扶弱、乐于助人的侠义行为的是 .
a. 《婴宁》
b. 《红玉》
c. 《促织》
d. 《叶生》
试题 26
朱淑真《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上片,写自己的凄惶之状,写时令的不如意,酒的不如意,雁的不适时,以此来写愁;词的下片,用自己的孤独寂寞和萧瑟的秋景对照来写愁。
试题 27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王维站在黄鹤楼上目送李白的情景。
试题 28
元好问《论诗绝句》(其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是评以下哪一位的诗歌:
a. 李龟年
b. 杜牧
c. 李商隐
d. 李贺
试题 2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比喻雪。此名句出自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试题 30
在下面几支曲中,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同情主题的是
a.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b. [越调?天净沙]《秋思》
c.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d.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试题 31
《燕歌行》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紧张激烈的场面,漠北荒凉萧条的景色,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将帅骄纵荒淫的现实,歌颂了战士们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不图功名的高尚精神,同时对征人思妇的久别之苦深表同情,并讽刺朝廷任用边将不得其人
试题 32
《西厢记》中老夫人的形象是:
a. 开明通理,只是维护封建礼教
b. 老于世故,自私自利,维护封建礼教
c. 知书达礼,热情好客,主张婚姻自由
d. 贪得无厌,到处收受贿赂
试题 33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上片记梦,是虚写,写梦中所见,但又是词人真实的所思所想,虚实相生。下片写自己的思念,是实写,抒发了词人的悼念之情和深深的人生感慨。
试题 34
杜甫是唐代写词最多的人。他把词的艺术水准提得很高,以致可与诗分庭抗礼。但他的词几乎全写爱情、相思,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烈的脂粉气。
试题 3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出自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诗。
试题 36
陈绎曾在《唐音癸签》中说高适的诗“尚质主理”,岑参的诗“尚巧主景”,基本上道出了盛唐边塞诗派两位代表人物诗风的相异之处。
试题 37
以下哪个人物不是《窦娥冤》里的:
a. 蔡婆婆
b. 周舍
c. 桃杌太守
d. 赛卢医
试题 38
以下哪一项分析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无关?
a. 怒斥了南宋朝廷中投降派的丑恶嘴脸
b. 抒发了壮志难酬而年事渐高的深沉苦闷
c. 描写了意气豪壮的抗金战斗生活
d. 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试题 39
孟浩然写《临洞庭》的用意是
a. 为得到美好的隐居地而高兴
b. 希望得到推荐任用
c. 抒发客游异乡的惆怅
d. 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试题 40
骆宾王《在狱咏蝉》的主题是
a. 借蝉嘲讽当朝者的傲慢无知,碌碌无为
b. 借蝉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嘲讽蝉的高傲无知
d. 借蝉以自喻,表达了清白无辜而无人可诉冤屈的痛苦
试题 1
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作品是司马相如所作的《七发》。
试题 2
曹操《短歌行》是如何表现求贤主题的?
a.人生苦短,功业未立,故有无尽的忧思。借《诗经》中的诗句,表示对贤才的渴慕和礼遇之情。
b希望穷厄困顿之士聚集门下,要以周公“一饭三吐哺”的精神来善待贤才,建立功业。
c.诗中表达了得不到贤才的忧虑和得到贤才的欢愉。
d.诗歌八句为一单元,逐渐使求贤,建立功业的主题明朗。
试题 3
《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中主人公走上反抗道路的心理过程包括
a.主人公不能忍受贫困的生活状况,终于拔剑而起,再次“出”。
b.“出”和“入”,“去”与“留”的矛盾。
c.运用比兴手法揭露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所遭到的不同的待遇,揭示社会的不公平。
d.以“不顾归”和“怅欲悲”铤而走险与苟且偷生,难以生存的矛盾。
试题 4
关于《齐晋鞌之战》叙事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
b.《齐晋鞌之战》叙事是首先描述激烈的战场情景,最精彩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
c.在手法上,文章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然后再顺叙阶段中进行插叙和补叙,将事件叙说得非常清楚。
d.除了战争描写,《齐晋鞌之战》还通过一系列的次要事件和次要人物的描述,使得整个叙述变得更加丰富具体,生动灵活。
试题 6
“三曹”的诗风同中有异,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丕的诗风。
试题 6
齐晋鞌之战中,齐方的主帅是齐顷公,御者是邴夏,车右是逢丑父;晋国主帅是郤克,御者是解张,车右是郑丘缓。
试题 7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选自《孟子》的《告子》(下),这篇文章以历史事例和警譬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
试题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作品中,陆机所作的是
a.《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心雕龙》
d.《文赋》
试题 9
《诗经》中写久戍的战士在还家途中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的一首诗是
a.《氓》
b.《七月》
c.《东山》
d.《伐檀》
试题 10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其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试题 11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以它为题的诗很多,“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一首写思妇见秋风起而生空闺之愁,在深夜怀念客居他乡的丈夫的一首,作者是曹植。
试题 1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作品305篇。汉代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唐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试题 14
《国殇》是如何表现楚国阵亡将士的忠诚勇敢的?
a.《国殇》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楚国将士的视死如归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b.《国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楚国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
c.《国殇》诗歌语言质朴无华,意趣悠远。感情朴实淳厚,自然真挚。
d.刻画了平淡自然,平常的农村景象。
试题 15
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叫《毛诗》。
试题 17
《齐晋鞌之战》中韩厥是
a.齐国的主帅
b.晋国的大夫
c.晋国的主帅
d.齐国的大夫
试题 19
《氓》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比”的手法,表达了女子的醒悟和愧悔心情。
试题 21
在《诗经》中,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收在哪一个部分里
a.大雅
b.国风
c.颂
d.小雅
试题 22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a.高适的《燕歌行》
b.卢思道的《从军行》
c.曹丕的《燕歌行》
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试题 23
关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手法上,文章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然后再顺叙阶段中进行插叙和补叙,将事件叙说得非常清楚。
b.在进行了正面的论证之后,文章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既然挫折磨难(忧患)对个人成长、成功的帮助很大,那么,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同样如此;反过来看,另一个当然的结论就是,如果国家没有忧患意识,那么通常会遭遇到灭亡的下场(死于安乐)。
c.文章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文章首先运用了例证的方法,以六个人的事例来证明有作为的人都是历经挫折磨难(忧患)的;然后又指出挫折和磨难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作用。
试题 24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
a.小雅
b.大雅
c.颂
d.国风
试题 26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史记》
b.《左传》
c.《春秋》
d.《汉书》
试题 27
开创山水诗的人是
a.鲍照
b.谢灵运
c.谢朓
d.王维
试题 28
《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
a.《伐檀》
b.《七月》
c.《氓》
d.《东山》
试题 29
嵇康写的《赠秀才入军》诗,“秀才”指的是他的哥哥嵇喜。
试题 30
《鵩鸟赋》是屈原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期的作品,体裁是骚体赋。
试题 1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汉魏时的《水经》作注的著作。
试题 2
《国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楚国将士的视死如归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歌颂楚国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
试题 4
《诗经》在汉代传习的有四家:齐、鲁、韩、毛,有三家诗已经亡佚,现存的是毛诗。
试题 5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代表作是干宝的《世说新语》,轶事小说代表是刘义庆的《搜神记》。
试题 7
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南朝乐府民歌粗犷豪放,题材广泛;北朝乐府民歌缠绵悱恻,多是爱情题材。
试题 9
从体例上看,《史记》是一部
a.编年史
b.国别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试题 11
《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是
a.卻克的车右
b.卻克的御者
c.齐王的御者
d.齐王的车右
试题 12
下列作品中反映周代女性遇夫不淑的遭遇的诗篇是
a.《氓》
b.《七月》
c.《伐檀》
d.《东山》
试题 14
《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境界最高的是
a.神人
b.圣人
c.鲲鹏
d.至人
试题 16
《陆士衡集》的作者是陆机,他著有我国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章《文赋》。
试题 17
屈原所写的一个山林女神在阴暗的天气里,徒然盼望所爱的人前来相会的忧愁心情的诗篇是
a.《国殇》
b.《河伯》
c.《山鬼》
d.《云中君》
试题 18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
a.对汉乐府的评价
b.对《楚辞》的评价
c.对唐诗的评价
d.对《诗经》的评价
试题 21
《洛神赋》的作者是曹操,赋中所写的“洛神”是指伏羲氏之女宓妃。
试题 22
《诗经》中,按时间顺序写周代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的诗篇是
a.《东山》
b.《氓》
c.《七月》
d.《伐檀》
试题 23
汉代文坛上拥有作家最多的文体是
a.传记文学
b.赋
c.乐府诗
d.五言诗
试题 25
曹魏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政治上都是反对司马氏的,其中阮籍不问政事,终日饮酒,虽保全了自己,但最终也死于酒,只活了52岁;嵇康则性情刚烈,明摆着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终被杀害。
试题 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的《先进》篇,写孔子和他的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直接谈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他也赞成曾皙的志向。
试题 28
《东山》通过每章开头的四句反复呼号,表达了军士对戍卒生活的厌烦,同时也表达了军士急切的怀乡心情,为诗歌感情的表现创造了浓重的氛围。
试题 29
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
a.《陌上桑》
b.《离骚》
c.《七月》
d.《孔雀东南飞》
试题 1
乐府原本是是秦朝诗歌的名称,文献记载中它的出现不会晚于汉高祖二年,但从汉武帝时,才大规模开始采集民间歌谣和俗曲,后来采集诗歌的机构也称为乐府。
试题 3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女主人公名叫焦仲卿。
试题 4
《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是如何表现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的?
a. 运用比兴手法揭露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所遭到的不同的待遇,揭示社会的不公平。
b. 用激愤的行为状态描写,直接表现愤慨心情。
c. 用弃官闲居悠闲行为的描写,间接表现愤慨心情。
试题 5
《氓》追述女主人公与丈夫相爱、结婚到被弃的遭遇,以决绝的态度表示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恨。
试题 6
关于《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的艺术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整篇运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诗人渴慕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b. 风格质朴古拙。本诗不假雕琢,挥洒自如,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音调疾徐相继,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有一种天然气韵。
c. 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主人公走上反抗道路的心理过程。
d. 语言很有特色。本诗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头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
试题 7
《战城南》是西汉《铙歌十八首》第六首,《上邪》是《铙歌十八首》第十六首,《陌上桑》是汉代《相和歌》古辞,诗中的主人公名叫罗敷。
试题 8
屈原的《九歌》基本上是歌唱自然神,唯有一篇追悼楚国阵亡将士的祭歌是
a. 《河伯》
b. 《国殇》
c. 《山鬼》
d. 《云中君》
试题 9
“三曹”的诗风同中有异,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植的诗风。
试题 11
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 嵇康
b. 陈琳
c. 曹丕
d. 阮籍
试题 12
关于《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的艺术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左思和当时的诗人一样,多用对偶句,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显得很工致。
b. 运用的比兴手法,以“涧底松”和“山上苗”比喻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所遭到的不同的待遇,揭示社会的不公平。
c. 《咏史》诗语言朴实,气势遒劲,虽然倾诉了诗人的郁闷、痛苦,却没有流露颓唐的情调,在雄浑连贯的诗句中激荡着壮志不已的悲凉之气,具有建安文学慷慨任气的风韵。
d. 运用的对照手法强化主题。“涧底松”对“山上苗”;“世胄”、“高位”对“英俊”、“下僚”;金张世家对白首冯唐。
试题 13
《项羽本纪》选择项羽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第一件大事是钜鹿之战,第二件大事是鸿门宴,第三件大事是垓下之围,教材节选部分是第三件大事。
试题 14
蔡琰字文姬,是汉代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署名为蔡琰的作品中,只有五言《悲愤诗》是较为可信的。
试题 15
于作品《氓》的修辞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其中“沃若”一词,令人想到少妇的丰姿、风韵、美丽润泽.
b.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比”的手法,表达了女子的醒悟和愧悔心情。
c. 《氓》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将女人年华已过,饱经风霜,形容憔悴的形态展示无余。如果再将两者联系对照阅读,社会人生感慨便会油然而生。
试题 17
关于《东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第一部分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
b. 在内在结构表述方面,诗人从戍地,到行旅之途,到家园,到妻子,到新婚之时,每一次描述对象的转换,都更能打动军士的感情,引发他更为急切的思乡怀人的心情。
c. 第二部分则通过对将士的视死如归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d. 诗歌通过每章开头的四句反复呼号,表达了军士对戍卒生活的厌烦,同时也表达了军士急切的怀乡心情,为诗歌感情的表现创造了浓重的氛围。
试题 18
关于曹植《野田黄雀行》的诗歌风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整篇运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诗人渴慕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b. 用拔剑出门的激愤的行为状态描写,直接表现愤慨心情。
c. 通过宋人的寓言故事来抒情,寓论断于叙事之中。
d. 这首诗以侠义少年解救黄雀比喻解救受难者,显得新颖而贴切,表现出“辞采华茂”的特点。
试题 19
《氓》选自《诗经》中的
a. 卫风
b. 秦风
c. 齐风
d. 郑风
试题 20
开创我国田园诗的人是陶渊明,他的诗文集为《靖节先生集》。
试题 21
从文体上看,《鵩鸟赋》是一篇
a. 抒情小赋
b. 散体大赋
c. 文赋
d. 骚体赋
试题 22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其中“沃若”一词,令人想到少妇的丰姿、风韵、美丽润泽;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将女人年华已过,饱经风霜,形容憔悴的形态展示无余。
试题 24
关于《项羽本纪》的文学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寓论断于叙事之中。
b. 叙事语言极富表现力(如“军营别姬”)
c. 对话语言符合人物的个性,生动传神(如“东城突围”反复对骑从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及“乌江自刎”中与乌江亭长、吕马童的对话)。
d. 通过人物的言行,通过人物活动场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项羽的生动面貌。
试题 25
关于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的艺术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整篇运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诗人渴慕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b. 语言很有特色。本诗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头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
c. 用弃官闲居悠闲行为的描写,间接表现愤慨心情。
d. 套用或袭用《诗经》成句,运用巧妙、恰当。
试题 26
《苤苢》选自国风中的
a. 卫风
b. 周南
c. 召南
d. 秦风
试题 27
关于《氓》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诗歌一、二章叙说相爱和结婚的过程.
b. 此诗第六章表现了女子的怨恨和决绝的态度。
c. 此诗三、四、五章叙说不幸的遭遇和被弃的过程及其女子的悔恨
d. 这首诗追述女主人公与丈夫相爱、结婚到被弃的遭遇,以决绝的态度表示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恨。
e. 每章开头的四句呼号,采用了重章迭句的方式,形成了明显的结构特征。
试题 28
曹操反映建安群雄并起讨伐董卓、以及军阀混战的史实,哀悼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首诗是
a. 龟虽寿
b. 蒿里行
c. 短歌行
d. 观沧海
试题 29
关于《上邪》的艺术特色,下列说法正确
a.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b.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融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
c. 本诗深情奇想,感情表达热烈急切,具有感染力;一连列举了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五种现象来对天发誓,想像奇特。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d. 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
正确答案是:这首诗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融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 , 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 本诗深情奇想,感情表达热烈急切,具有感染力;一连列举了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五种现象来对天发誓,想像奇特。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试题 30
《李将军列传》所写的“李将军”是李陵。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