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版本不同核对一致后下载。
试题 1在广告宣传方面( )天然就有其作用,越新颖,消费者不熟悉,效应才最可能有促进作用。
试题 2对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试题 3黄金矩阵的长宽之比是( )
试题 4欧拉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共写下( )篇论文。
试题 5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
试题 6( )年,全世界数学家在中国北京举行21世纪的第一次大聚会。
试题 7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
试题 8以下不是数学家的是( )
试题 9( )发现了概率统计中常用的正态分布。
试题 10( )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试题 11南京大学的方延明教授搜集了关于“数学”的( )种定义,这些定义都有其道理,但也都有其片面性,至今,还没有一种为所有数学家达成共识的“数学”定义。
试题 12在18世纪数学界的中心人物,数学史上成果最多的数学家是()
试题 13发现e iπ +1=0和 eπi +1=0这两个恒等式的数学家是( )
试题 14设a,b是任意两个有理数,且a<c<=””p=””>
试题 15中国“珠算之父”程大位的代表作是()
试题 16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是( )
试题 17下列古代名人中,( )不是“宋元数学四大家”
试题 18( )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数学家,约公元前1000年发现勾股定理。
试题 19关于选优法叙述错误的是:( )
试题 20数学史上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7世纪,大主教贝克莱对牛顿的“无穷小量”提出了质疑,随着危机的解决,在数学史上建立了严格的( )
试题 21下面哪个不是数学的性质?
试题 22数学史上第一次危机的解决,使( )得到了扩充。
试题 23“兔子数列”称为:( )
试题 24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 )先生“中国少年数学论坛”活动题词“数学好玩”,鼓励青少年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试题 25以下不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是( )。
试题 1韩信是我国( )时期的军事家,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左丞相。
试题 2( )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2000年在四川省安岳县修建了秦九韶纪念馆。
试题 3下列哪个是现代数学语言的描述的中国剩余定理( )
试题 4有一筐鸡蛋,1个1个拿正好拿完,2个2个拿还剩1个,3个3个拿正好拿完, 4个4个拿还剩1个, 5个5个拿还差1个, 6个6个拿还剩3个, 7个7个拿正好拿完, 8个8个拿还剩1个,9个9个拿正好拿完。问筐里共有多少鸡蛋?()
试题 5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拥有完善便捷的计数制度和便捷的计算工具,其中,计数制度主要是( )
试题 6以下那位古代首领,在治水时发现了具有排列规律的“洛书”。
试题 7幻方,也叫纵横图,就是从( )的自然数排成纵横各为n 的正方形,使得其各行、各列和两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均相等。
试题 8韩信带1500士兵作战,战死四五百人。他先令士兵1至3报数,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为2,再令士兵1至5报数,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为3,最后令士兵1至7报数,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为2,韩信就知道有1073名士兵。上面的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正确的是( )
试题 9幻方的种类与构造中有,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和四维挺出。下列是上下对易的是( )。
试题 10魔鬼幻方中,每行、列、对角线之和为34,四个角之和也为34,任意四个方格的数之和34,任意九个方格组成的正方形的四个角的数之和是()
试题 11π是世界上公认的数学常数,常被认为是所有数学中最神秘和最重要的数。它约等于()
试题 12无论一个圆是多大,它的周长与直径(或者半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人们就把这个常数称作( )。
试题 13( )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圆外切正多边形分别逼近圆,求出圆的面积,称为“割圆术”。
试题 14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 )用刘徽的割圆术,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试题 15大数据时代,完成许多前人不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还是蛟龙号深潜海底,都变成了现实。在这其中,数学和计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量的纷杂数据中要发现规律需要具备高效的( )和超强的计算能力。
试题 16《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大约在四、五世纪,共有三卷。在下卷中的鸡兔同笼和( )问题的算例,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试题 17在1592年,我国明朝时期数学家程大位在其所著的( )里以歌谣的方式给出了“物不知数”的解法。
试题 18对于“希尔伯特旅馆悖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
试题 19从中国古代“割圆术”中可以看到()数学思想的萌芽。
试题 20《庄子》中曾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个观点是( )。
试题 21( )是研究无限的数学创始人。
试题 22在微积分严格化后,一直沿用至今的语言是由数学家( )创立的。
试题 23碳60的结构是由( )的特殊的分子构型以及量子尺寸效应,才使得碳如此稳定,因而表现出了异常高的化学活性、催化活性。
试题 24从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数学( )的体现。
试题 25数学抽象的重点在于事物的( ),数学的抽象舍弃了事物的其他一切方面,只保留了事物的这两个因素。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