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哲学引论004任务-0002
1.人生的意义在于按照历史,不断超出自身而不执着.
2.中国的儒家伦理学缺乏主体性原则,更谈不上“互主体性”。
3.伽达默尔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主要兴趣不止于知道原作者本人的用意,而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
4.“万有相通”之“整体”是有个性的千差万别之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物、自然物与物之间的相通相融
5.中国近代哲学史重道德修养。
6.从20世纪初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主要探讨历史演变的规律。
7.历史发展的整体是历史地存在着的人活动于其中的东西,因此,它也是不断变迁的,而不是封闭的。
8.“五四”运动使中国近代哲学史达到了西方哲学史上文艺复兴的水平。
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指两者没有斗争.
10.孙中山则明确提出心物二元论,公开反对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知行合一说,提倡“知难行易”说。
11.历史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新与旧的活生生的不断交替。
12.文化多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精神产物。
13.自然不能理解人从而主动地约束自己,使自己适应人。
14.西方传统哲学重“为道”,重“知”哲学与“行”哲学的统一。
15.( )就是以理性为基础,而不以情感主义和直觉主义为基础;即使是个人的情感、爱好、欲望之类的非理性的东西也要建立其合理性的根据,使之具有普遍性。
16.王船山历史哲学的中心概念是( )
17.真正系统地从哲学上、从本体论上讲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从而为历史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视野的,无疑当首推( )的哲学诠释学。
18.( )强调个性和多元性。
19.中国哲学传统所讲的知行问题主要是( )
20.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就是从古往今来的连续性和统一体中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是( )的观点。
21.历史研究的最高目标是( )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关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剖析,正确的是( )。
24.( )认为道德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交往、交谈、对话,才能达成共识,达成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律。
25.传统的主要特征包括( )
26.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 )
27.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应是( )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