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点击支付下载即可看见答案
直接提交即可,无需任何更改
形考任务三
一、判断正误(10分,每小题1分)
题目1
1.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单音节词语,少用多音节词语。
题目2
2.锤炼词语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题目3
3.所谓双声,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
题目4
4.同类词语和同素词语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
题目5
5.一般情况下,使用成语不能随便更换其中的语素或语素的次序。
题目6
6.要使句子连贯流畅,就必须使用结构整齐的句子。
题目7
7.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
题目8
8.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中心语后面,这样的句子叫做常序句。
题目9
9.松句就是使用了很多修饰语使结构更加复杂的句子。
题目10
10.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就是否定句。
二、案例分析(40分,每小题10分)
题目11
1.下面是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的四段歌词,请你从词语锤炼稳妥和谐角度简要说明其运用词语的特点。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
题目12
2.下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①唐代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一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连齐己自己都觉得改句非常妙。②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
题目13
3.下面一段话在句式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请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题目14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短句,并说明改句和原句各自的表达效果。①这套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装潢设计精美的科普读物,适合小学生阅读。(变成短句)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变成肯定句)
三、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题目15
1.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有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世人都评价其中的“绿”字使用得巧妙精当,请你结合锤炼词语的目的简要分析说明。
题目16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成语,什么是成语活用。
题目17
3.“我们都喜欢他”和“我们都不讨厌他”,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没有差别?为什么?
题目18
4.“一次投资,幸福一世”。这则保险广告语在句式上有没有问题?为什么?
四、评改下面语言片段在运用词语或句式方面的问题。(30分,每小题2分)
题目19
1.有些人像是古代的东郭先生,只会混饭吃。
题目20
2.有些同学上课总爱说话,老师多次批评,但是屡教不改。
题目21
3.喂,杨处长,我们光临你处已经多时了,可是久久不见有人恭候接待……
题目22
4.战士们摧毁了敌人的碉堡,冲上敌人的阵地,残余的敌人被消灭了,缴获了敌人很多武器,敌人的指挥官也被俘虏了。
题目23
5.这个村子,南边是一条河,东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北边是甘蔗林,西边是橡胶园–四面八方都是树。
题目24
6.一人深夜偷钓,被水库管理员发现,惊慌失措中不慎落水丧命,亡妻愤然上告水库管理员。
题目25
7.他浑身被敌人打得头破血流,没有一块好的地方。
题目26
8.美丽的三亚湾,阳光灿烂,洁白沙滩,海水湛蓝,叫我怎么不留恋!
题目27
9.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从今以后考试违规作弊有法可依了。
题目28
10.法国总统府发表声明称他为不受法国政府欢迎的人,除非他为自己的厥词做出解释。
题目29
11.每年除夕夜,爆竹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不见明月,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题目30
12.电动自行车一定要寄存,舍小钱将换来失窃。
题目31
13.她哥哥已经快三十了还没有成家,她计划外出打工挣钱为哥哥找个女人填房。
题目32
14.市容假装病人看病,抓住街头乱贴广告的游医。
题目33
15.这部长达二十集的电视剧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朝雍正时期,出身卑微的主人公在红颜知己的帮助下,运用其聪明才智,最后战胜了所有贪官污吏,最后当上了朝廷命官,走上了仕途。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