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二
试题 1
( )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
A.社区家庭
B.家庭社交
C.家庭关系
D.家庭伦理
试题 2
夫妻、夫妻的父母或者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
C.联合家庭
D.核心家庭
试题 3
下列家政方面的专门理论著作出现在清朝的是( )。
A.《颜氏家训》
B.《大学》
C.《朱子家训》
D.《温母家训》
试题 4
家庭日常宝洁属于家政服务业的哪个类别?( )
A.家庭病患陪护服务
B.家政服务
C.接送服务
D.养老助残服务
试题 5
以下论述中不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A. 家政教育仅仅包括家庭生活技能的教育
B. 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C. 家政教育有助于家庭建设、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D. 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需要进行家政教育
试题 6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现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措施?
A.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B.发展家庭经济
C.注重家庭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
D.继承传统文化与汲取西方文明并举
试题 7
以下哪一项不能说明家庭的定义?
A.家庭以其成员的共同生活活动为存在条件
B.家庭的人数
C.家庭以婚姻关系为基本特征
D.家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
试题 8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请问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A.《易经》
B.《大学》
C.《孟子•离娄下》
D.《论语•为政篇》
试题 9
( )是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的基本保证。
A.家庭住房宽敞
B.家人有共同的理想、良好的沟通
C.家庭人口众多
D.家庭财富巨大
试题 10
“应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烈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等书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分别次序深浅,明白解说,编成一书,并附以图,至多不得过两卷。每家散给一本。”这件事发生在下列哪一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清朝
D.明朝
试题 1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出自于下列哪本著作?
A.《左传》
B.《大学》
C.《论语》
D.《诗经》
试题 12
以下对家庭功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庭没有教育功能,教育应全部交给学校。
B.家庭有抚养下一代的功能
C.家庭有赡养老人的功能
D.家庭承担着情感交流的功能
试题 13
下列关于家庭成员交往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庭成员之间交往不需要讲究艺术
B.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有礼有节
C.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D.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更多的情感交流
试题 14
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家庭伦理失范问题( )。
A.家庭暴力
B.单身不婚
C.婚外情
D.未婚先育
试题 15
以下( )是对经营婚姻的艺术的正确描述。
A.夫妻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儿而喋喋不休和吵架
B.夫妻总想着改变对方
C.在家可以不修边幅、自然原生态
D.夫妻之间要经常沟通,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不要盲目批评
试题 16
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管理包括( )。
A.家庭保健、卫生的管理
B.家庭教育、文娱的管理
C.家庭财务管理
D.衣、食、住、行的管理
试题 17
古希腊哪一位哲学家在《伦理学》《经济学》中提出了家政经营理念?
A.色诺芬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试题 18
小明家住着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弟弟,请问小明家属于哪种家庭类型?
A.丁克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核心家庭
试题 19
以下( )是对家庭角色的正确描述。
A.挣钱养家是男性的角色
B.教育孩子是女性的角色
C.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教育下一代、相互教育和影响的责任。
D.年轻父母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试题 20
被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哪一部家训呢?
A.《颜氏家训》
B.《朱子家训》
C.《太公家教》
D.《温公家训》
形考任务四
试题 1
提高家长( )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就目前状况看, 我国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家长素质堪忧。
A.理论
B.实践
C.素质
D.价值
试题 2
百善( )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道,是中国传统化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A.仁爱
B.爱
C.孝
D.礼仪
试题 3
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 ),即由家庭里的长者 (其中主要是父母) 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A.妈妈
B.家长
C.爸爸
D.奶奶
试题 4
家庭教育( )是指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A.理论
B.功能
C.对象
D.实践
试题 5
在诸多教养方式中,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而有这些倾向的父母需要改变;( )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方式。
A.放任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民主型
试题 6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里的雌黄本意指的是( )。
A.结论
B.一种药材
C.花蕊
D.一种颜料或褪色剂
试题 7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的意思是( )。
A.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B.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
C.父母关爱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父母憎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算是真正有孝道。
D.父母如果有过错,作子女的应该善意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试题 8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的意思是( )
A.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都需要勤奋学习,何况凡这个老百姓呢!
B.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一直就努力学习,尤其是他们还是在很平庸的时候。
C.从古以来,头脑清晰的王啊帝啊,尤其需要学习,何况是凡人呢!
D.自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
试题 9
《颜氏家训》作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 )。
A.颜之推
B.颜回
C.颜真卿
D.颜思鲁
试题 10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的意思是( )。
A.有教养的妇人叫初来,有教养的男儿叫婴孩。
B.有教养的妇人刚来,有教养的儿子像婴儿。
C.懂得礼教的妇人刚到来带来了懂礼教的婴儿。
D.新媳妇要在刚过门时立规矩,孩子的教育要从婴孩时就开始。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试题 11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佳话,比如“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等教子有方的典故。并且许多名人、望族都立有家训、家规和家范等,可见( )十分重要。
A.环境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试题 12
以下教育理念错误的是( )。
A.多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
B.经常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C.父亲要更多地参与到家教中来。
D.为了保住自己在社会上的职务和家庭中的地位,只能牺牲孩子,只有拿孩子来换职业勋章。
试题 1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大多数父母观念中都存在,但对自己是否要接受专门的教育指导却不以为然。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一些,让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B.父母不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指导。
C.父母对子女期望不要太高,父母要增强亲职教育的意识,接受专门的教育指导。
D.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老师,父母不需要懂得太多。
试题 14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不首先教育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父母应该重视亲职教育,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B.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职责,父母花钱就行。
C.父母不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可以直接上岗。
D.父母文化水平高就行了,平时不需要亲职教育,出现问题了再去寻求帮助。
试题 15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有的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照顾和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与父亲无关。
B.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C.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
D.父亲的淡出不会阻碍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试题 16
俗话说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有问题。这说明了家庭教育的( )。
A.指导性
B.示范性
C.长远性
D.终身性
试题 17
《朱子家训》指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我们对于孩子进行珍惜劳动成果、珍惜资源的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需要再教导孩子像老一辈那样节约资源、艰苦朴素
B.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教育孩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C.珍惜资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是一种永恒的美德
D.今天虽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我们仍然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养成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试题 18
对于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家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
B.家务劳动可促使孩子劳逸结合、身心调试
C.家务劳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可有可无
D.家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试题 19
成年时期的子职扮演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家庭间和谐关系,不让父母操心。
B.不太关注父母身体健康和心理上的需要,只要求其帮自己带孩子。
C.定期省亲、和父母团聚,并应促使子女与祖父母建立亲密关系。
D.以适当的方式奉养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
试题 20
颜之推主张家庭教育要坚持尽早施教,这是因为( )。
A.颜之推的父亲就是这样做的
B.尽早施教才能避免未来失责
C.这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
D.当时的教育体制规定的
试题 21
“纸上谈兵”的故事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 )。
A.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B.因循固有的模式
C.因地制宜、灵活权变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D.一切从书本出发
试题 22
以下关于《弟子规》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弟子规》的思想,我们要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
B.《弟子规》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C.《弟子规》以三言韵文的形式,是对《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深入解读。
D.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撰写了《训蒙文》,后来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试题 23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这句话说明颜之推特别注意培养孩子( )的意识和能力。
A.观察
B.评价
C.反思
D.合作
试题 24
颜之推历经多朝能得平安且有成就,并将此“道”传给子孙,这个道就是( )。
A.审时度势的本领
B.提倡忠君思想
C.加强子女的独立性教育
D.生命教育
试题 25
以下哪项不属于“孔子跟鲁国音乐大师士襄学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
A.学习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B.学习贵在精湛
C.学习可以浅尝辄止
D.学习要追求精益求精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