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
应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条件是?( )
A样本来自偏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已知或且样本量较大。
B样本来自偏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
C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已知总体标准差或样本量较大。
D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
试题 2
以下哪项比较可以使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A已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40g/L,某医生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了120例健康成年男性,测得他们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56g/L,标准差为25g/L,问:该高原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数是否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不同?
B已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40g/L,某医生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了20例健康成年男性,测得他们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56g/L,标准差为25g/L,问:该高原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数是否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不同?
C已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40g/L,标准差为25g/L,某医生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了20例健康成年男性,测得他们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56g/L,问:该高原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数是否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不同?
D已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40g/L,标准差为25g/L,某医生在某高原地区抽取了200例健康成年男性,测得他们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56g/L,问:该高原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数是否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不同?
试题 3
应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查t界值时需要哪些信息?( )
A单侧或双侧检验、抽样误差、自由度
B单侧或双侧检验、检验水准、自由度
C单侧或双侧检验、检验水准、把握度
D单侧或双侧检验、检验水准、把握度
试题 4
下面哪项是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算公式?( )
A
B
C
D
试题 5
应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得到P值<0.01,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B样本的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非常大。
C接受无效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D拒绝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试题 6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试题 7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需要总体的均数和总体的标准差。
试题 8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样本量一般较小,样本量都不到50。
试题 9
理论上,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样本并不一定都是随机抽取的。
试题 10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结果P值<0.05,即拒绝无效假设,就说明样本代表的总体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是有意义的,两者之间就一定有差别。
试题 11
已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40g/L,某医生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了25例健康成年男性,测得他们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56g/L,标准差为25g/L,问:该高原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数是否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不同?
试题 1
以下哪项为配对t检验的计算公式?( )
A.、
B.、
C.、
D.、
试题 2
以下哪项是作配对t检验前提条件?( )
A.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样本量较小,数值变量资料。
B.样本是偏态分布,样本量较小,数值变量资料。
C.样本是正态分布,样本量较小,数值变量资料。
D.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样本量较小,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
试题 3
对10名8岁女童,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量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用以下哪项方法?
A.Z检验
B.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
C.作t’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试题 4
假设检验的把握度是指( )。
A.1-a
B.
C.a
D.1-
试题 5
以下哪项统计方法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
A.配对设计t检验
B.作t’检验
C.两样本t检验
D.Z检验
试题 6
配对设计t检验,当样本足够大时,可以做配对设计Z检验。
试题 7
当总体标准差已知时,可以作配对设计Z检验,而不用作配对设计t检验。
试题 8
总体标准差是否已知及样本含量n的大小,决定了用t检验或Z检验。
试题 9
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需要根据专业知识选择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
试题 10
拒绝H0时,可能犯Ⅰ型错误,其概率为;不拒绝H0时,可能犯Ⅱ型错误,其概率为a。
试题 1
以下哪项是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 )
A.样本独立随机,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B.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样本量较小,数值变量资料
C.样本是正态分布,样本量较小,数值变量资料
D.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样本量较小,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
试题 2
方差分析中,当F>F0.05(v1,v2),P<0.05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结果? ( )
A.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两两都不相等
D.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想等
试题 3
方差分析中, P<0.05时,应进一步作下列哪项检验? ( )
A.两两比较的t检验
B.Z检验
C.作t’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试题 4
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无效假设是( )
A.
B.
C.s21= s22=……= s2k
D.
试题 5
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以下哪项必然成立? ( )
A.SS组间< SS组内
B.MS总= MS组间+ MS组内
C.MS组间<MS组内
D.SS总= SS组间+ SS组内
试题 6
方差分析适用条件是三组及以上样本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
试题 7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总变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外,其余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来解释,通过比较某因素所致的变异与随机误差的离均差平方和,从而分析该因素有无作用。( )
试题 8
方差分析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v总=N-1,v组间=K-1,v组内=N-K,N是样本量,K是处理组数。( )
试题 9
多个样本均数件的两两比较,在处理组数大于2时,若用t检验对任意两两均数之间进行假设检验,则会增大犯Ⅱ型错误的概率。( )
试题 10
方差分析中的SNK法常用以多个处理组与某一个特定组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的假设检验。( )
试题 11
1.为研究血清唾液酸含量对慢性胃部疾患的诊断价值,测定了正常人、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mg/dl)结果见下表,请问正常人、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是否有所不同?
方差分析结果
试题 1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Z检验的条件是?( )
A.样本来自偏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已知或样本量较大。
B.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
C.样本来自偏态分布总体,总体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
D.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已知总体标准差或样本量较大。
试题 2
无效假设是指?( )
A.两个总体的均数相同(无差别)。
B.两个样本的均数相同(理论上无差别)。
C.两个样本的均数不相同。
D.两个总体的均数不相同。
试题 3
双侧Z检验,a=0.01对应的Z界值是?( )
A.1.96
B.2.33
C.2.58
D.1.64
试题 4
单侧Z检验,a=0.01对应的Z界值是?( )
A.1.64
B.2.58
C.2.33
D.1.96
试题 5
Z检验中的Z统计量符合下面哪个分布?( )
A.正态分布
B.任何分布
C.二项分布
D.偏态分布
试题 6
以下哪个是标准差的符号?( )
A.б2
B.a
C. 或 s
D.
试题 7
Z检验总体分布没有要求( )。
试题 8
Z检验的统计量必须查看对应的统计表获得相关的统计界值( )。
试题 9
Z 检验是参数检验( )。
试题 10
Z检验中的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没有关系( )。
试题 1
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 )。
A.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多大
B.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C.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
D.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多大
试题 2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应进一步作下列检验( )。
A.F检验
B.q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试题 3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t检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计量资料,不需要满足方差齐性等条件。
B.两样本均数比较,若P<0.01则可认为两者实际差别很大。
C.假设检验的结果是确切无误的,因此不可能有错误出现。
D.统计学得出差异有显著性的结论,并不一定专业上有意义。
试题 4
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情况可作单侧检验( )。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C.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D.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试题 5
t检验的作用是( )。
A.均数的差异由抽样误差所引起的概率大小。
B.检验抽样误差的有无。
C.检验实际差异为0的概率。
D.检验抽样误差为0的概率检验。
试题 6
已知双侧t0.05/2,18=2.101,若t=2.78,则t出现的概率( )。
A.P>0.05
B.P<0.05
C.P>0.01
D.P<0.01
试题 7
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齐性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通常选择的统计方法是( )。
A.Z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q检验
试题 8
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
A.配对设计t检验
B.成组设计Z检验
C.成组设计t检验
D.配对设计Z检验
试题 9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 )。
A.它是表示全部变量值总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B.仅仅表示处理因素造成的差异。
C.反映了随机误差和可能存在的处理因素的综合结果。
D.仅仅反映了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
试题 10
方差分析中,当F>F0.05(n1,n2),P<0.05时,结果( )。
A.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B.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试题 11
进行假设检验的前提之一是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试题 12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试题 13
t检验可用于同一批对象的身高和体重均数差异的比较。
试题 14
t检验是对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之一。
试题 15
假设检验结果为P<0.01,则可以认为两样本均数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
试题 16
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个不同样本均数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一次P < 0.01,一次0.01< 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小。
试题 17
某医师比较甲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假设检验,若结果P <0.05,说明其中某一疗法优于另一疗法;若P < 0.01,则说明其中某一疗法非常优于另一疗法。
试题 18
表示全部观察值的变异度的统计指标是MS组间。
试题 19
方差分析时,要求各组方差齐性。
试题 20
方差分析中,F值不会是负数。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