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3
下列微生物属于古菌的是( )。
A螺旋体
B蓝细菌
C支原体
D产甲烷细菌
试题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亚病毒的是( )。
A类病毒
B艾滋病毒
C朊病毒
D卫星因子
试题 6
(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位于细胞壁最外层,厚约8~10nm,结构较为复杂。
A脂多糖
B磷脂
C脂蛋白
D肽聚糖
试题 7
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根瘤菌
B酵母菌
C葡萄球菌
D蓝细菌
试题 11
从化学成分上说,构成病毒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和核酸
B核酸和磷脂
C多糖和核酸
D多糖和蛋白质
试题 14
下列微生物没有细胞壁的是( )。
A支原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立克次氏体
试题 22
引起人类获得性免役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
AADIS
B毒素
C细菌
DHIV
试题 23
大肠杆菌T4噬菌体从壳体结构上看,其结构实际上是( )。
A镜面对称
B复合对称
C二十面体对称
D螺旋对称
试题 30
茯苓是由菌丝不断分化并密集结合形成的坚硬团块结构,它属于( )。
A菌丝团
B配子
C子座
D菌核
试题 1
设计了曲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学说的科学家是( )。
a吕文虎克
b科赫
c弗莱明
d巴斯德
试题 2
病毒的主要组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病毒的核酸是( )。
ARNA
BDNA和RNA
CDNA
DDNA或RNA
试题 19
腺病毒从壳体结构上看,其结构实际上是( )。
A螺旋对称
B二十面体对称
C镜面对称
D复合对称
试题 26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细菌3种基本形态类型的是( )。
A放射状
B螺旋状
C球状
D杆状
试题 1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被人畜直接食用的微生物的是()。
A.食用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益生素
试题 1
显微镜的发明者是()。
A吕文虎克
B柯赫
C沃森和克里克
D巴斯德
试题 2
提出采用50-60℃的温度处理产品一定时间,即可以达到防腐目的的科学家是()。
A柯赫
B吕文虎克
C沃森和克里克
D巴斯德
试题 3
创建多种微生物的染色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技术的科学家是()。
A沃森和克里克
B吕文虎克
C柯赫
D巴斯德
试题 4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A弗莱明
B巴斯德
C吕文虎克
D沃森和克里克
试题 5
阐明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吕文虎克
B柯赫
C巴斯德
D沃森和克里克
试题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没有细胞核
B.有细胞核
C.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D.细胞核没有膜包围,不含组蛋白
试题 2
原核生物大多是( )。
A.多细胞生物
B.革兰氏阴性菌
C.单细胞生物
D.革兰氏阳性菌
试题 3
原核生物以( )方式产生后代。
A.有性繁殖
B.二分裂
C.无性繁殖
D.无性孢子
试题 1
一般测量细菌个体大小的单位是( )。
A.纳米
B.毫微米
C.微米
D.毫米
试题 2
四个球菌细胞呈田字形排列,这种球菌称为( )。
A.四链球菌
B.四叠球菌
C.四联球菌
D.链球菌
试题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菌3种基本形态类型的是( )。
A.杆状
B.放射状
C.螺旋状(弧状)
D.球状
试题 4
根据( )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将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试题 5
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都具有的 “基本结构”的是( )。
A.细胞质
B.荚膜
C.细胞壁
D.细胞膜
试题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才形成的 “特殊结构”的是( )。
A.鞭毛
B.高尔基体
C.荚膜
D.芽孢
试题 7
细菌鞭毛与菌毛的区别在于( )。
A.鞭毛是细菌细胞必需的运动器官,菌毛是非必需的
B.鞭毛是运动器官,菌毛没有运动的功能
C.鞭毛短,菌毛长
D.鞭毛数目少、菌毛数目多
试题 8
下列物质不属于细菌细胞内含物的是( )。
A.聚b-羟基丁酸
B.硫滴和硫粒
C.伴胞晶体
D.异染粒
试题 9
不属于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的是( )。
A.肽聚糖
B.蛋白质
C.磷脂
D.糖类
试题 10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呈现均匀分布的一层,厚为20~80nm,主要成分是( )。
A.脂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磷脂
试题 11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分为( )层。
A.2
B.1
C.4
D.3
试题 12
下列微生物可以形成芽孢的是( )。
A.假单胞菌
B.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枯草杆菌
试题 13
( )是细菌最基本的繁殖方式。
A.无性孢子
B.二分裂
C.有性繁殖
D.无性繁殖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放线菌的菌丝类型的是( )。
A.气生菌丝
B.孢子丝
C.轴丝
D.基内菌丝
试题 2
放线菌以产生( )的方式繁殖后代。
A.二分裂
B.无性繁殖
C.有性繁殖
D.无性孢子
试题 1
( )被认为是一类16S rRNA及细胞成分在分子水平上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均不相同,能耐受极端恶劣环境的特殊原核生物类群。
A.支原体
B.古菌
C.衣原体
D.蓝细菌
试题 2
可通过裂殖、段殖体、内孢子、静息孢子等多种无性方式进行繁殖的是( )。
A.衣原体
B.支原体
C.古菌
D.蓝细菌
试题 3
螺旋体主要由3部分组成,其中与运动有关是( )。
A.鞭毛
B.外鞘
C.原生质柱
D.轴丝
试题 4
一般不能用培养基培养,依赖寄主生存的一类原核微生物是( )。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氏体
D.蓝细菌
试题 5
在原核微生物中,有一类是没有细胞壁的,这类微生物是( )。
A.支原体
B.蓝细菌
C.立克次氏体
D.衣原体
试题 6
在原核微生物中,有一类是没有细胞壁的,这类微生物是( )。
A.衣原体
B.蓝细菌
C.支原体
D.热原体
试题 7
在原核微生物中,有一类原核微生物被称为能量寄生物,这类原核微生物是( )。
A.蓝细菌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支原体
试题 1
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胞核没有膜包围,不含组蛋白
B.没有细胞核
C.有细胞核
D.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核微生物的是( )。
A.真菌
B.螺旋体
C.单细胞藻类
D.原生动物
试题 3
真菌与藻类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A.光合色素
B.细胞核
C.都不对
D.细胞壁
试题 4
原生动物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A.细胞壁
B.光合色素
C.都不对
D.细胞核
试题 1
除了酵母菌外,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
A.菌核
B.菌丝
C.菌丝体
D.孢子
试题 2
一些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形成纤细的无细胞核的根状菌丝,具有吸收营养和固定菌体细胞的作用的变态菌丝,其被称为( )。
A.菌丝陷阱
B.假根
C.吸器官
D.匍匐丝
试题 3
下列选关于真菌菌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菌落类似细菌菌落,较光滑、粘稠、湿润,并且大小厚薄也与其相同
B.大多数真菌菌落形态较大,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C.有些霉菌的菌丝扩展能力很强,以至于菌落没有固定大小,但多数有一定局限性
D.霉菌菌落外观可见明显的丝状结构,干燥,不透明
试题 1
真菌的细胞壁与细菌细胞壁相比,其成分中不含有( )。
A.甘露聚糖
B.葡聚糖
C.肽聚糖
D.蛋白质
试题 2
下列物质不属于真菌细胞内含物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异染粒
试题 1
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形成在一个称为子囊结构中,称为( )。
A.分裂繁殖
B.子囊孢子
C.孢囊孢子
D.出芽繁殖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孢囊孢子
B.出芽繁殖
C.子囊孢子
D.分裂繁殖
试题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性繁殖方式的是( )。
A.担孢子
B.接合孢子
C.芽孢子
D.卵孢子
试题 1
下列真菌在分类上属于半知菌类的是( )。
A.根霉
B.毛霉
C.酵母菌
D.曲霉
试题 2
( )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产生有性孢子的地方,它由菌丝体集结而成,肉质或胶质,也是供食用的主要部分。
A.菌丝体子
B.担子
C.子实体
D.孢子
试题 3
猴头菌有性繁殖产生( )。
A.卵孢子
B.担孢子
C.子囊孢子
D.接合孢子
试题 4
木耳有性繁殖产生( )。
A.接合孢子
B.卵孢子
C.担孢子
D.子囊孢子
试题 5
我们平常食用的香菇在分类上属于( )
A.篮细菌
B.子囊菌
C.担子菌
D.镰刀菌
试题 6
在担子上通常仅着生二个担孢子的蘑菇是( )。
A.金针菇
B.香菇
C.双孢蘑菇
D.木耳
试题 2
病毒大小一般以( ) 为单位表示。
A.nm
B.mm
C.cm
D.dm
试题 3
烟草花叶病毒是 状病毒,从壳体结构上看,其结构实际上是 。
A.蝌蚪;复合对称
B.球;二十面体对称
C.杆;螺旋对称
D.球;复合对称
试题 4
腺病毒是 状病毒,从壳体结构上看,其结构实际上是 。
A.杆;螺旋对称
B.球;复合对称
C.球;二十面体对称
D.蝌蚪;复合对称
试题 5
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 状病毒,从壳体结构上看,其结构实际上是 。
A.球;二十面体对称
B.球;复合对称
C.杆;螺旋对称
D.蝌蚪;复合对称
试题 6
某些病毒的外壳上有一层比较复杂的包被物,称为 。
A.包膜
B.细胞膜
C.衣壳
D.核衣壳
试题 7
病毒的遗传物质基础是( )。
A.蛋白质
B.RNA
C.核酸
D.DNA
试题 8
动物病毒多数为( )病毒。
A.RNA
B.核酸
C.DNA
D.蛋白质
试题 9
植物病毒多数为( )病毒。
A.核酸
B.DNA
C.蛋白质
D.RNA
试题 10
病毒的主要成分是( )。
A.DNA
B.蛋白质
C.核酸
D.RNA
试题 2
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可分为5个步骤,下列哪项步骤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A.侵入→吸附→成熟→复制→释放
B.吸附→侵入→复制→成熟→释放
C.吸附→侵入→成熟→复制→释放
D.侵入→吸附→复制→成熟→释放
试题 3
植物病毒多以( )植物为宿主。
A.裸子
B.蕨类
C.种子
D.烟草
试题 4
烟草花叶病毒呈直杆状,它的核酸是( )。
A.单链RNA
B.双链DNA
C.单链DNA
D.双链RNA
试题 6
艾滋病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进行传播?
A.母婴
B.公共餐具
C.性接触
D.血液
试题 1
完整的病毒复制周期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下列哪一项才是正确的?
A.侵入和脱壳→吸附→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B.吸附→侵入和脱壳→装配→生物合成→释放
C.侵入→吸附→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D.吸附→侵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试题 2
病毒的核酸是( )。
A.DNA或RNA
B.DNA和RNA
C.RNA
D.DNA
试题 3
类病毒的结构是单股环状的( )分子。
A.DNA
B.RNA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的是:( )。
A.与其它生物完全不同的元素
B.氧
C.氢
D.碳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 )是在微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
A.DNA或RNA
B.多糖
C.蛋白质
D.脂类
试题 3
( )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也是核酸等细胞中重要物质的必要元素。
A.氢
B.氧
C.碳
D.都不是
试题 4
下列选项中,( )是必须从外界获取以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质。
A.碳源物质
B.生长因子
C.矿质元素
D.氮源物质
试题 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
A.维生素
B.葡萄糖
C.碱基
D.氨基酸
试题 1
根据微生物所利用的能源划分,可将微生物划分为( )。
A.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
B.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
C.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D.自养型和异养型
试题 2
根据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划分,可将微生物划分为( )。
A.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B.自养型和异养型
C.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
D.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
试题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光能无机营养型的微生物是( )。
A.蓝细菌
B.红螺菌
C.绿硫细菌
D.藻类
试题 4
下列选项中,不能以光为能源,CO2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生长的微生物是( )。
A.绿硫细菌
B.蓝细菌
C.红螺菌
D.藻类
试题 5
下列选项中,以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是( )。
A.绿硫细菌
B.藻类
C.蓝细菌
D.红螺菌
试题 6
硝化细菌通过氧化氨为硝酸盐而获得能量,并同化CO2,属于( )微生物。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光能异养型
试题 7
自然界绝大多数细菌、全部的放线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属于( )微生物。
A.化能异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光能自养型
试题 8
试题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养基的配置原则的是( )。
A.糖类物质含量越高越好
B.各种营养物质浓度及比例合适
C.物理化学条件合适
D.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要
试题 10
高压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对于含有较多有机质的培养基,灭菌温度与时间应该是( )。
A.100℃ 30min
B.115℃ 30min
C.100℃ 60min
D.121℃ 30min
试题 1
( )是指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在其体内根据一定的目的发生各种变化,产生能量及合成生物自身组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或者说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
A.次级代谢
B.分解代谢
C.合成代谢
D.代谢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氧化方式的是( )。
A.无氧呼吸
B.发酵
C.水解
D.有氧呼吸
试题 3
蛋白质等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产生氨的过程称为( )。
A.腐败作用
B.异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同化作用
试题 4
某些物质的合成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称为初级代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物质的是( )。
A.蛋白质
B.生产刺激素
C.核酸
D.糖
试题 5
某些物质的合成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非必需的代谢,称为次级代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物质的是( )。
A.色素
B.抗生素
C.核酸
D.生长刺激素
试题 6
约有70%左右的抗生素是由( )产生的。
A.真菌
B.放线菌
C.细菌
D.酵母菌
试题 1
仅适用于多细胞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是( )。
A.显微镜下直接计细胞总数
B.菌丝长度测定法
C.干重测定法
D.比浊法
试题 2
血球计数板可用于( )。
A.细胞大小的测定
B.活菌计数
C.真菌孢子计数
D.真菌菌丝测定
试题 3
在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中,细菌繁殖最快,细菌细胞数量呈指数增加的时期是( )。
A.延迟期
B.稳定期
C.对数期
D.衰亡期
试题 1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
A.蛋白质
B.基因
C.核酸
D.DNA/RNA
试题 2
( )是一个携带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A.核酸
B.基因
C.DNA/RNA
D.蛋白质
试题 3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型)发生了变化,即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改造
C.基因重组
D.基因诱变
试题 4
下列物质可以引起微生物突变的是( )。
A.亚硝酸
B.青霉素
C.链霉素
D.甲醛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的是( )。
A.准性生殖
B.转导
C.接合
D.转化
试题 2
在大肠杆菌中有一类菌的细胞表面长有性菌毛,还有一类菌细胞表面没有。这两类菌可以通过接触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原核生物的这种基因重组的方式称为( )。
A.准性生殖
B.转化
C.转导
D.接合
试题 3
准性生殖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遗传重组现象,下列微生物中可以发生准性生殖的是( )。
A.真菌
B.放线菌
C.病毒
D.古菌
试题 4
噬菌体只能把供体菌的某些特定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中的基因重组方式是( )。
A.转化
B.普遍性转导
C.接合
D.局限性转导
试题 1
( )是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因子,使微生物发生突变而进行微生物菌种选育的方法。
A.基因工程改造
B.诱变育种
C.自然选育
D.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试题 2
通过人工的方法,将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并由此发生遗传重组,获得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子的过程,称为( )。
A.基因工程改造
B.诱变育种
C.自然选育
D.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试题 1
( )有“微生物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是微生物的“大本营”,也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A.空气
B.土壤
C.水
D.极端环境
试题 2
土壤中细菌数量约占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 )。
A.10%~33%
B.1%~10%
C.33%~70%
D.70%~90%
试题 3
在我国大部地区,一年里土壤中会出现2个微生物的数量高峰季节,分布是( )。
A.夏季和冬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夏季
D.春季和秋季
试题 4
深层淡水中含有的( )比较多。
A.腐生型细菌
B.好氧微生物
C.嗜盐菌
D.厌氧微生物
试题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手术室、病房、微生物接种室、培养室等最常用的消毒方法的是( )。
A.紫外线照射
B.甲醛等药物熏蒸
C.各种消毒剂喷雾
D.消毒液擦洗房间角落
试题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理由是( )。
A.独特的基因类型
B.特殊的代谢产物
C.特殊的生理机制
D.特殊的构造
试题 7
在发酵工业、城市和农村废物代谢处理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的一类极端环境微生物是( )。
A.嗜盐菌
B.嗜冷菌
C.嗜热菌
D.嗜酸菌
试题 8
空气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是因为( )。
A.温差大
B.缺乏营养物
C.紫外线太强
D.太干燥
试题 1
两个微生物群体生活在一起时,其中一个微生物群体的生命活动对另一个微生物群体产生有利影响,而本身不受害,也不得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协同共栖关系
试题 2
指两个微生物群体生活在一起时,互相获利,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专一性,他们能单独生活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但形成协作关系时,双方均能受益。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偏利共栖关系
B.寄生关系
C.共生关系
D.协同共栖关系
试题 3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或蓝细菌以( )方式存在的共生体。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协同共栖关系
B.偏利共栖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生关系
试题 4
青霉产生青霉素可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捕食关系
B.共栖关系
C.拮抗关系
D.中性关系
试题 5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系共生形成了( )。
A.内生菌根
B.外生菌根
C.根瘤
D.都不对
试题 6
根瘤菌可使豆科植物根系产生根瘤,在根瘤中,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而豆科植物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
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共栖关系
D.互利关系
试题 7
下列微生物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是( )。
A.乳酸菌
B.大肠杆菌
C.根瘤菌
D.酵母菌
试题 8
引起植物病害最为普遍的是( )。
A.病毒
B.真菌
C.放线菌
D.细菌
试题 9
硫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硫酸,降低了环境的pH,从而抑制了不耐酸的各种细菌生长,这属于( )。
A.特异性拮抗关系
B.寄生
C.非特异性拮抗关系
D.非特异性捕食
试题 10
在土壤环境中,需氧性细菌生长消耗了氧气,使厌氧性细菌得以生长,微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
A.互生关系
B.拮抗关系
C.中立关系
D.共生关系
试题 1
在自然界碳素循环中,微生物主要参与了( )过程。
A.都不对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试题 2
微生物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 )。
A.反硝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D.氨化作用
试题 3
( )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还原硝酸为亚硝酸,并进一步还原生成NO、N2O,并最终形成N2的作用,又称脱氮作用。
A.氨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反硝化作用
D.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试题 4
绿肥、堆肥和厩肥等都富含含氮有机物,他们须先通过微生物的( )才能成为植物能吸收和利用的氮素养料。
A.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B.硝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
试题 5
蛋白质等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的过程称为( )。
A.腐败作用
B.氨化作用
C.同化作用
D.硝化作用
试题 6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硫化氢、元素硫或硫化亚铁等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称为( )。
A.硫酸还原作用
B.反硫化作用
C.脱硫作用
D.硫化作用
试题 7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硫化氢、元素硫或硫化亚铁等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称为( )。
A.脱硫作用
B.硫化作用
C.硫酸还原作用
D.反硫化作用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肥料的作用的是( )。
A.将土壤中一些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为可以被利用吸收的营养物质
B.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有效磷、钾的含量
C.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破坏作物病虫害生存环境,从而使其数目减少
D.改善作物的品质
试题 2
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的一种微生物肥料是( )。
A.植物根际促生菌肥
B.菌根菌制剂
C.固氮菌肥料
D.根瘤菌肥料
试题 3
固氮菌剂应用时最好接合一些农业活动同时进行,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农业活动是( )。
A.秸秆还田
B.堆肥制作
C.苗床准备
D.播种前种子拌菌
试题 4
下列关于固氮效率的高低比较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自生固氮>联合固
B.联合固氮>自生固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C.联合固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自生固氮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联合固氮>自生固氮
试题 5
目前应用最多的解磷微生物接种剂是( )。
A.黄杆菌属
B.解磷假单胞菌
C.巨大芽孢菌剂
D.胶冻样芽孢杆菌
试题 6
目前应用最多的解钾微生物接种剂是( )。
A.胶冻样芽孢杆菌
B.解磷假单胞菌
C.巨大芽孢菌剂
D.黄杆菌属
试题 7
适合使用外生菌根制剂的植物是( )。
A.禾本科植物
B.豆科植物
C.乔木
D.小麦
试题 8
下列关于PGPR的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禾本科植物结瘤的促生作用
B.分泌植物促生物质
C.对土传病害的生物调控作用
D.促进植物出芽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农药优点的选项是:( )。
A.不易使害虫产生耐药性
B.质量稳定性强
C.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
D.生产设备通用性较好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农药弱点的选项是:( )。
A.药效一般较为缓慢
B.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较差
C.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D.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试题 3
下列选项中,对细菌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亚种的菌株均产生-内毒素
B.-内毒素是最主要的杀虫毒素,它伴随着芽孢的形成而产
C.固体发酵法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生产,产品为粉剂
D.该菌对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毛翅目等多种昆虫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
试题 4
( )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尤其是防治松毛虫,其可作为环境因子,持续多年控制松毛虫的危害。
A.虫草菌
B.白僵菌
C.阿维菌素
D.绿僵菌
试题 5
( )是最主要的昆虫病毒,占昆虫病毒的绝大多数。
A.无包含体病毒
B.核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D.质多角体病毒
试题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防治植物害虫的杀虫抗生素的是( )。
A.莫能菌素
B.抗霉素A
C.多杀菌素
D.阿维菌素
试题 7
我国农用杀菌抗生素中应用效果最好、面积最大的是( )。
A.多杀菌素
B.农用链霉素
C.公主岭霉素
D.井冈霉素
试题 1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细胞蛋白饲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蛋白只含有蛋白质
B.单细胞蛋白饲料主要有饲料酵母、石油蛋白和藻类饲料
C.单细胞蛋白是指在大规模系统培养中生长的包括水藻、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菌体蛋白质,一般以收获干菌体的形式为产品
D.原料来源丰富,工农业废物、废水,如秸秆、蔗渣、甜菜渣、等均可用来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试题 2
下列选项中,关于青贮饲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优良青贮饲料的pH值小于4.2
B.青贮窖必须封闭、压实
C.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作物块根、块茎以及水生饲料和树叶等均可以用来青贮。
D.青贮饲料制作属于无曲发酵,不允许添加任何菌种
试题 3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外源性消化酶的是( )。
A.纤维素酶
B.淀粉酶
C.果胶酶
D.植酸酶
试题 4
( )是指添加到饲料中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也参与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但其作用是通过增加动物肠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即优势种群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到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A.饲用微生物添加剂
B.微生物促生长剂
C.微生态制剂
D.益生素
试题 1
能引起叶斑、溃疡、果斑、维管束性萎蔫病、叶枯、软腐、瘤肿等问题的一种植物常见原核细胞型病原微生物是( )。
A.欧文氏菌属
B.假单胞菌属
C.黄单胞菌属
D.土壤杆菌属
试题 2
植物真核型的病原微生物多数是( )。
A.线虫
B.原生动物
C.都不对
D.真菌
试题 3
许多重要的禾谷类锈病多是由此( )引起的。
A.毛霉属
B.柄锈菌属
C.赤霉属
D.腐霉属
试题 4
( )是引起禾谷类作物、牧草、木本和草本观赏植物、蔬菜及果树等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病毒。
A.烟草花叶病毒
B.都可以
C.都不可以
D.黄瓜花叶病毒
试题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能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微生物是( )。
A.巴氏杆菌属
B.炭疽芽孢杆菌
C.布鲁氏杆菌
D.疯牛病病毒
试题 6
能在食品中繁殖,进而引起动物中毒的原核细胞型病原微生物是( )。
A.埃希氏菌属
B.沙门氏菌属
C.都可以
D.葡萄球菌属
试题 30
微生物的分类主要包括回答、回答和回答三大类。
微生物的大小通常以回答为单位表示。
土壤中的回答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物。
什么是卫星因子?
什么是朊病毒?它与人类有何关系?
烟草花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名词解释:病毒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