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出的零件公差比完全互换法的大。 ( )
2.直接找正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夹具装夹法高。 ( )
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耐磨。 ( )
4.导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是误差敏感方向。 ( )
5.表面的微观几何性质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 )
6.在同一个装配尺寸链中,一个零件的有关尺寸只能出现一次。 ( )
7.延长工作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 )
8.用三爪卡盘夹持工件车外圆属于完全定位。 ( )
9.冷校直会产生内应力。 ( )
10.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
11.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12.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
1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
14.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
15.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
16.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
17.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 )
18.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
19.切削加工时,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 )
20.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 )
二、选择题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
A.工步;B.工序;C.安装。
2.批量是指 。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C.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
3.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
4.可动调整法是采用 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 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B. 修配一个零件的尺寸;C. 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5.用未加工面来作为定位的基面称为 。
A. 辅助基准;B. 定位基准;C. 粗基准。
6.在切削加工中 是一种不衰减的振动。
A. 自由振动;B. 强迫振动;C. 自激振动。
7.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
A. 定位元件;B. 夹紧元件;C. 导向元件。
8.定位基准是指 。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9.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变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是 。
A.调整误差;B.工艺系统几何误差;C.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10.为保证加工精度,在制订工艺规程选择机床时,主要应考虑 。
A.机床的新旧程度;B.机床精度与工序要求相适应;C.机床的生产自动化水平。
11.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A.工件线速度;B.砂轮线速度;C.进给量。
12.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 有关。
A. 多个零件的精度;B.一个主要零件的精度;C.生产量。
13.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 。
A.斜楔;B.偏心;C.铰链。
14.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时,要求保证被加工平面与底平面之间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这时应限制 个自由度。
A.5个;B.4个;C.3个。
15.箱体类工件常以一面两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应是 。
A.一个平面、二个短圆柱销;B.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C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
三、名词解释
1.工序
2.工步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定位基准
5.尺寸链
6.时间定额
7.原理误差
8.加工硬化
9.装配工艺规程
10.六点定位原理
四、简答题
1.机床夹具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常用的夹紧机构有哪些?
2.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有较大的影响,生产实际中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辅助支承为什么不能起定位作用?常用的辅助支承有哪几种?
4.夹具体的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试述装配工艺规程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6.简述表面质量对零件的哪些使用性能有影响。
7.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8.引起工艺系统受热变形的热源有哪些?
9.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0.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11.什么叫生产纲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点?
1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缩短基本时间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五、一盘类零件的键槽铣削加工定位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定位削为竖直放置,已知定位销的直径d销= ,零件内孔的直径D内= ,零件的外径d外= ,键槽底面至外圆边部的距离为H=75,试求按此种定位方式加工时,H的定位误差。
六、一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孔1已镗好,本工序需要镗孔2,图中H1= ,H2= ,H3= ,因H3不便于直接测量,改测H4,试求H4的尺寸、上下偏差及公差值。
七、下图为车床主轴齿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按照装配技术要求,当隔套(尺寸A2)、齿轮(尺寸A3)、垫圈(尺寸AK)和弹性挡圈(尺寸A4)装在主轴(尺寸A1)上后,齿轮的轴向间隙A0应在0.05~0.20mm范围内。已知:A1=115mm,A2=8.5mm,A3=95mm,A4= mm,AK=9mm。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八、在一零件上铣沟槽的定位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定位心轴为水平放置,已知定位心轴的直径d销= ,零件内孔的直径D内= ,零件的宽度H1= ,所铣沟槽底部至其零件内孔中心线的距离H2=50,试求按此种定位方式下,H2、H3的定位误差。
九、(15分)一零件的加工图如下图所示,本工序需要对B孔进行镗孔,其它工序已加工完毕,图中H1= ,H2= ,H3= ,实际加工中是采用定位基准面A调整镗刀的位置尺寸H4来保证H3的,试求H4的尺寸、上下偏差及公差值。
计算题暂无答案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